[实用新型]一种接线方便密封可靠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3891.X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方便 密封 可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传递电流或信号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接线方便密封可靠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对密封连接器的需求量很大,现有的密封连接器的密封结构大多采用灌胶结构或玻璃封接结构,灌胶密封的结构简单,工艺也不复杂,但是密封性能不好,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环境中,灌胶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会渐渐与壳体和接触件分离,使得密封结构失效。玻璃封接是在连接器的壳体的内孔与接触件之间的间隙内放置玻璃粉,加热使得玻璃粉固化成一个整体形成烧结玻璃,利用烧结玻璃承受压力实现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的可靠性高,结构小,但是由于封接温度很高,先在接触件上接线再进行封接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将接触件封接在壳体的内孔中后再进行接线,由于接线空间小,操作不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方便密封可靠的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玻璃封接技术将接触件固定在连接器壳体内时,接线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方便密封可靠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贯穿前后的内孔,壳体的内孔中通过烧结玻璃固定设置有双头插针,双头插针的前端用于与适配接触件插接,双头插针的后端插设有前端为插孔后端用于电连线缆的接线接触件,接线接触件通过可拆设置在壳体的内孔中的绝缘部件可取卸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的绝缘部件由前部分绝缘体和后部分绝缘体组成,绝缘部件通过其前部分绝缘体的前端与壳体内孔中的顶压台阶面之间的顶压配合以及其后部分绝缘体与壳体内孔中设置的卡簧之间的顶压配合可拆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的接线接触件通过套设在其上的固定簧设置在绝缘部件内,固定簧包括一个筒状体,筒状体上通过U型槽成型有后端与筒状体一体设置,前端自由向内悬伸的弹爪,接线接触件的前端顶压在前部分绝缘体内孔的台阶面上,弹爪的自由端顶压在接线接触件外周的固定台阶面上,筒状体的后端顶压在后部分绝缘体的前端面上。
所述的接线接触件的插孔为线簧孔。
所述壳体的内孔后段于后部分绝缘体的后端设置有封线体,封线体的外周面上具有强装在壳体的内孔周壁上设置的环槽内的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通过烧结玻璃固定设置有双头插针,双头插针的前端用于与适配插针插接,双头插针的后端插设有接线接触件,接线接触件通过其前端的插孔与双头插针插接,接线接触件的后端用于接线,接线接触件可取卸设置在壳体内,可以在接线接触件固定在壳体内之前就在接线接触件上电连好线缆,然后再将接线接触件插在双头插针的后端实现两者的电连,接线方便。同时双头插针是通过烧结玻璃设置在壳体内的,整个连接器的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去接线接触件及绝缘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修正功能的无线基站定位数据采集方法
- 下一篇:卡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