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经编针孔网眼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4006.X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0 | 分类号: | D04B21/10;D01F6/6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1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经编 针孔 网眼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经编针孔网眼布。
背景技术
针织技术由早期的手工编织,棒针编织发展到如今机械自动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模式,不论是对产品的质量、产量、功能或是应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针织网眼布在针织过程中存在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力撕扯变形,外形不好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风格独特的经编针孔网眼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经编针孔网眼布,所述网眼布的正面和反面均布有针孔网眼单元结构,最小花型循环包括4个线圈纵行和12个线圈横列。
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中第一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集圈结构,针筒面其他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成圈结构;第二横列的针筒面都为成圈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三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四针为集圈机构,针筒面其他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第一针、第三针为成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集圈结构;第四横列的针筒面第二针、第四针为成圈结构,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五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第二针、第四针集圈结构,针盘面第一针、第三针为集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成圈结构;第六横列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成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七横列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集圈结构,针盘面都为成圈结构;第八横列与第二横列的结构相同;第九横列与第五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横列与第六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一横列与第三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二横列与第四横列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针孔网眼单元结构采用的涤纶纤维是100D/96F的重网涤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一种仿经编针孔网眼布,所述网眼布的正面和反面均布有针孔网眼单元结构,最小花型循环包括4个线圈纵行和12个线圈横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针孔网眼单元结构结构稳定,风格独特,优雅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仿经编针孔网眼布,所述网眼布的正面和反面均布有针孔网眼单元结构,最小花型循环包括4个线圈纵行和12个线圈横列。
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中第一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集圈结构,针筒面其他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成圈结构;第二横列的针筒面都为成圈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三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四针为集圈机构,针筒面其他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第一针、第三针为成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集圈结构;第四横列的针筒面第二针、第四针为成圈结构,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五横列的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第二针、第四针集圈结构,针盘面第一针、第三针为集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成圈结构;第六横列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成圈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不编织结构,针盘面都为不编织结构;第七横列针筒面第一针、第三针为不编织结构,第二针、第四针为集圈结构,针盘面都为成圈结构;第八横列与第二横列的结构相同;第九横列与第五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横列与第六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一横列与第三横列的结构相同;第十二横列与第四横列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针孔网眼单元结构结构稳定,风格独特,优雅美观。
其中,所述针孔网眼单元结构采用的涤纶纤维是100D/96F的重网涤纶。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如下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线跟踪系统架构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识别对话系统中的专有名称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