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啤酒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4056.8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浩勋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B65D77/20;B65D41/02;B65D23/00;B65D25/5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45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啤酒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装酒类的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啤酒瓶。
背景技术
啤酒是一种饮用较为广泛的淡酒,是一种营养酒,人们除了在餐桌上饮用外,很多时候出门在外或在一些休闲场所均会饮用。
传统的啤酒瓶形状为小口长颈,人们一般将啤酒倒入杯子中再饮用,这样就需要随时准备杯子,较为麻烦。当然也可以直接饮用,只不过由于瓶口较小,瓶内啤酒气压较大,倒出的啤酒难以下咽。另外,现有的啤酒瓶的瓶盖一般需要起瓶盖才能打开,开启很不方便;有些啤酒是易拉罐装的,虽然开启较为容易,但是易拉罐容量小,成本较高,且回收后不可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饮用方便、容易开启的啤酒瓶。
一种啤酒瓶,包括瓶盖、瓶口、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上宽下窄;所述瓶盖和瓶口之间设有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一面粘贴于瓶口,另一面粘贴于瓶盖内侧,所述封口膜与瓶盖内侧粘贴的紧密程度大于封口膜与瓶口粘贴的紧密程度;所述瓶盖扣合于瓶口。
其中,所述封口膜外沿延伸出一块可手动撕开封口膜的撕扯片。
其中,所述瓶口外圈设有与瓶盖卡合的凸齿。
其中,所述瓶底设有向瓶身凹进的置物槽。
其中,所述瓶身设有标示瓶内啤酒容积的刻度线。
其中,所述瓶身为倒置的圆台形,瓶口的外径为4—13cm,瓶底的外径为2—10cm,瓶身的高度为4—20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瓶口的外径为8.5cm,瓶底的外径为6cm,瓶身的高度为11cm。
其中,所述瓶身包括两个不同大小的圆柱体,两个圆柱体之间由弧面体连接;靠近瓶口的圆柱体的圆形截面直径为2—16cm,靠近瓶底的圆柱体的圆形截面直径为1—10cm,瓶身的高度为6—30cm。
更进一步地,靠近瓶口的圆柱体的圆形截面直径为8cm,靠近瓶底的圆柱体的圆形截面直径为5cm,瓶身的高度为16cm。
其中,所述啤酒瓶为塑料啤酒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啤酒瓶,包括瓶盖、瓶口、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上宽下窄;所述瓶盖和瓶口之间设有封口膜,所述封口膜一面粘贴于瓶口,另一面粘贴于瓶盖内侧,所述封口膜与瓶盖内侧粘贴的紧密程度大于封口膜与瓶口粘贴的紧密程度;所述瓶盖扣合于瓶口。
本实用新型的啤酒瓶结构简单,瓶口较大,可当杯子使用,饮用很方便;另外,由于所述封口膜与瓶盖内侧粘贴的紧密程度大于封口膜与瓶口粘贴的紧密程度,掀开瓶盖的同时也能撕开瓶口的封口膜,啤酒瓶开启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瓶盖; 2—瓶口;
3—瓶身; 4—瓶底;
5—封口膜; 21—凸齿;
31—刻度线; 41—置物槽;
51—撕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啤酒瓶,包括瓶盖1、瓶口2、瓶身3和瓶底4,所述瓶身3上宽下窄;所述瓶盖1和瓶口2之间设有封口膜5,所述封口膜5一面粘贴于瓶口2,另一面粘贴于瓶盖1内侧,所述封口膜5与瓶盖1内侧粘贴的紧密程度大于封口膜5与瓶口2粘贴的紧密程度;所述瓶盖1扣合于瓶口2。杯状的啤酒瓶让使用者更有手感,喝起来比较畅快;使用封口膜5封口能保持啤酒的香醇,揭开瓶盖1的同时可以将封口膜5从瓶口2撕下,省掉了撕开封口膜5的步骤,啤酒瓶的开启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封口膜5外沿延伸出一块可手动撕开封口膜5的撕扯片51。当揭开瓶盖1时封口膜5没有从瓶口2撕下,可以手动拉扯撕扯片51,将封口膜5撕掉,多了一重开盖保障,更贴合实际需求。
其中,所述瓶口2外圈设有与瓶盖1卡合的凸齿21。瓶盖1在凸齿21的作用下与瓶口2密封得更加紧密,防止了瓶盖1意外脱落。
其中,所述瓶底4设有向瓶身3凹进的置物槽41。置物槽41的高度为1—3cm,最佳高度为2cm。置物槽41可放置一些小东西,如小零食、小饰品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浩勋,未经黄浩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屋面用滑移式连接装置
- 下一篇:儿童双人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