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工程机械属具快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4430.4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朱从民;宋昆;俞汉生;王勇;黄卫平;王考;王卫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3/9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工程机械 属具快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在多功能工程机械中对可更换的属具进行自动定位、锁紧的所用的属具快换机构。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的属具快换装置使单一作用的工程机械具备了多功能,提高功效且省钱省力,用途广泛。属具快换机构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使机器充分发挥效能,完成多种作业,提高了机器的性价比。目前国产装载机属具快换装置大多存在机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操作繁琐、可靠性低等诸多问题。如有的快换装置利用连杆机构来实现液压缸的伸缩,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有的快换装置采用双活塞杆式,其可利用行程短,加工时难以保证同轴度;有的快换装置采用浮动式液压缸,因缺少必要的外保护,容易产生冲击和磨损,可靠性低。
属具在快换架上的定位和拆离是通过定位销的伸缩来实现的,现有结构中,定位销的伸缩运动一般通过曲柄滑块机构来实现,该结构制造难度较大,零件数量多,装配及拆卸比较麻烦,并且为了达到设计运动效果,快换架上辅助安装曲柄滑快机构的部分也需要进行复杂的设计,其可靠性不易保证。
针对目前国内快换装置出现的不足,我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快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动作可靠高的多功能工程机械属具快换机构,实现多功能工程机械可更换属具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卡槽、快换底板、锁紧机构和支座,工程车辆的可更换属具与卡槽背板固定,工程车辆的工作机构与快换底板上的支座相连,快换底板上部有一个2次折弯的V型弯曲,快换底板下部有一个折弯,V型弯曲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板;卡槽由卡槽上板、卡槽下板、卡槽背板和2块卡槽侧板组成,卡槽上板与卡槽背板、卡槽下板与卡槽背板分别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分别与快换底板的上下弯曲的角度一致;卡槽下板和快换底板下部折弯面贴合部分,左右各有一组同轴孔,卡槽和快换底板均成呈梯形状布局。
锁紧机构由上支板、下支板、异型轴销、弹簧、弹性圆柱销和拉手组成,上支板上开有长条孔,下支板上开有圆孔,上支板、下支板分别固定于快换底板上,上支板、下支板上的孔与快换底板下部折弯面上的圆孔同轴,异型轴销安装在上支板、下支板之间,通过弹簧与弹性圆柱销固定,弹簧的上端面贴于上支板的下表面,弹簧的下端用弹性圆柱销固定,快换底板上固定有两组锁紧机构。
异型轴销中间有凸台,中间靠下部位开有销轴孔,下端为斜面结构。
卡槽和快换底板均成呈梯形状布局,其内部尺寸贴合,可以自动完成定位。安装属具时,在完成定位的过程中,靠卡槽下板与快换底板下折边之间的挤压,可自动将异型轴销顶起,在完成定位后,即卡槽下板与快换底板下折边上的孔到达同轴状态后,靠弹簧的推力,异型销轴自动落下,并锁定卡槽和快换底板。取下属具时,将快换机构调整至竖直状态,提起拉手,将异 型轴销旋转90度,异型轴销中间的凸台卡在上支板上,锁紧机构中的异型轴销抬起,卡槽和快换底板解除锁定,按照与安装相反的步骤可取下可更换属具,取下属具后,将提起拉手,再次将异型轴销旋转90度,异型销轴自动落回原位,可安装下一部属具。该装置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拆装方便,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定位,自动锁紧,通过旋转定位销就可实现解除锁定,操作简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槽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换底板及其附属部件的后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换底板及其附属部件的前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异型轴销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异型轴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属具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取下属具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卡槽、快换底板1、锁紧机构和支座2组成。工程车辆的可更换属具与卡槽背板6固定,工程车辆的工作机构与快换底板1上的支座2相连,多功能工程机械属具快换机构可绕支座轴孔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钢筋加工钢防护棚
- 下一篇:灌注桩剪球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