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用气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4934.6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阀,具体为一种压缩机用气阀。
背景技术
活塞式压缩机为化肥生产中的常用设备,而气阀是活塞式压缩机的一个主要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功率消耗及运转的可靠性,其中气阀本体设计的通道体积大小直接影响到整台活塞式压缩机的效率。气阀的通道体积和活塞止点与缸体端盖之间的容积以下统称为活塞式压缩机的余隙,余隙容积的存在直接减小了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和吸气量,另外余隙容积内的气体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时而膨胀,时而又被压缩,活塞式压缩机需要对这一部分气体不断地做着无用功,总之,余隙容积对活塞式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是有影响的,余隙容积过大会使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急剧下降,但余隙容积过小会增加活塞与气缸端盖相碰撞的危险性,为了提高活塞式压缩机的效率,通常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活塞式压缩机各部位余隙减小到最小,将活塞式压缩机的效率提高到最高。
现有的压缩机用气阀,包括位于压缩机气阀孔内的阀体,阀体分为上阀体、主阀体、下阀体,由气阀螺栓将三者装配为一个整体,当气阀装入气阀孔时,下阀体的下底面与气阀孔底部形成预留通道,此为余隙的一部分。经过分析,造成气阀的余隙控制较大的因素有几个方面:1.因下阀体较短,预留通道高度大约在5-10mm之间;2.气阀螺栓尾部与下阀体底部平齐,由于上述气阀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余隙容积增大,严重影响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由于气阀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包括下阀体较短和气阀螺栓尾部与下阀体底部平齐,而造成活塞式压缩机的余隙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造的压缩机用气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用气阀,包括位于压缩机气阀孔内且由上阀体、主阀体、下阀体构成的阀体和装配上阀体、主阀体、下阀体的气阀螺栓,下阀体的下底面与压缩机气阀孔的底面之间形成预留通道,下阀体加长至预留通道高度控制在1.5mm,气阀螺栓尾部伸出下阀体的下底面,即气阀螺栓尾部插入预留通道。
改进的压缩机用气阀,将气阀螺栓尾部伸出下阀体的下底面,也即将气阀螺栓尾部插入预留通道,占据部分余隙,减少了余隙容积;通常将气阀装入气阀孔时,预留通道高度大约在5-10mm之间,通过加长下阀体来减少余隙,此时预留通道高度控制在1.5mm,即将余隙控制在1.5mm,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减少余隙的目的。
进一步地,气阀螺栓尾部插入预留通道的部分为锥体,以减小工作阻力。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活塞式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压缩机用气阀是由碳素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活塞式压缩机用气阀的改造,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机用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阀体,2-气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压缩机用气阀,包括位于压缩机气阀孔内且由上阀体、主阀体、下阀体1构成的阀体和装配上阀体、主阀体、下阀体1的气阀螺栓2,下阀体1的下底面与压缩机气阀孔的底面之间形成预留通道,下阀体1加长至预留通道高度控制在1.5mm,气阀螺栓2尾部伸出下阀体1的下底面,即气阀螺栓2尾部插入预留通道。
进一步地,气阀螺栓2尾部插入预留通道的部分为锥体。
更进一步地,压缩机用气阀是由碳素钢制成的,以保证活塞式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4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态化速冻机
- 下一篇:缩折式避震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