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5114.9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9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郑焱;张彩霞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内壁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壁水性涂料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由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制成的集装箱通常需要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涂料以保护材料避遭腐蚀或锈蚀。如图10A、10B所示,待喷涂集装箱可以在整体上用10表示,其包括:底架11;分别设置在底架11的两侧的两个侧壁12、13;设置在底架11的一端的前端壁14;设置在底架11的另一端的门端15;以及设置在侧壁12和13、前端壁14和门端15的顶部的顶壁16,其中门端15包括两个可相对开启的门扇151、152。在进行涂装工艺时,底架11优选地为未铺设地板的框架结构。
传统的涂料通常为包含有机溶剂或有机稀释剂的油性涂料,然而,油性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或有机稀释剂会在涂装过程以及涂料成膜固化的过程中挥发出来,不仅严重污染施工环境以及周围大气,而且会危害涂装作业人员的健康。现在已研发出使用水作为溶剂的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由于以水为溶剂,因此,水性涂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相比于传统的油性涂料显著降低。
当选用水性涂料作为集装箱的底漆涂料时,如果水性涂料没能在规定时间(例如30min)内干燥,集装箱表面的金属就会和涂料中的水发生氧化反应,使集装箱表面产生闪锈。而且,只有当底漆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面漆的喷涂,否则集装箱表面也会出现闪锈,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水性涂料比油性涂料不易干燥,尤其是喷涂在集装箱内壁表面的水性涂料,由于通风差,更难干燥。
因此,当选用水性涂料作为集装箱的底漆涂料时,对烘干装置的烘干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烘干装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烘干集装箱内部的水性涂料。
现有的传统油性涂料烘干装置不能满足水性涂料对烘干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喷涂在集装箱内部的水性涂料对烘干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于集装箱内壁水性涂料的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以用于在集装箱涂装后对集装箱的内壁进行烘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包括:地坑;盖板,覆盖在所述地坑上;第一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包括:两个支座,彼此对称地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盖板上的对应一个开口的两侧;以及风道,被安装到所述两个支座之间,并具有上下开通的通道、以及分别位于该风道的下部和上部的入风口和出风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包括间隔一距离且彼此平行设置的两列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其中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吹风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风道被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所述支座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风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壁,所述侧壁具有:一转动部,位于所述侧壁的下部,并具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以及一导风部,位于所述侧壁的上部并与所述转动部相连,其中,两个所述侧壁的转动部外表面上各点均处于一第一圆柱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支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下方的所述盖板上对应开口的侧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板上部相连接,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成一夹角;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下部与所述支撑板的上部相连接,所述夹持板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弯板,所述弧形弯板内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一第二圆柱面上,所述第二圆柱面与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上各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圆柱面同轴;所述风道的所述侧壁的所述转动部被所述夹持板夹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第一吹风装置进一步 包括一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一导风板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风道的两个所述端壁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夹持板和所述风道的所述侧壁的所述转动部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夹持板内表面上各点所在的所述第二圆柱面的轴心线与所述夹持板的下部边缘线共平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夹持板的上部边缘线与所述夹持板内表面上各点所在的所述第二圆柱面的轴心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另一所述夹持板的上部边缘线与所述夹持板内表面上各点所在的所述第二圆柱面的轴心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