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床冷却液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5454.1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徐伟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黄山市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01;B01D29/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冷却液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轴承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磨床冷却液进行集中过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从毛坯件至成品的各级工艺流程,均需要利用加工机械进行打磨切削从而成型,在一系列磨削过程中,需要利用磨床冷却液对机械及磨削件进行冷却降温,以降低在高速磨削作业下工件温度,同时利用磨床冷却液对工件进行防锈处理。由于各加工工艺流程的相对独立性,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一般企业只是针对单台机械进行冷却液循环,甚至于采用敞开式容器盛装磨床冷却液,置放于磨床下,定期进行冷却液的更换和处理,这样不仅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也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车间的生产环境,同时对冷却液的更换和处理也需要人为操作,不利于生产的大型化和机械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的磨床冷却液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磨床冷却液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下端设有冷却液循环入口,壳体上端设有冷却液循环出口,
所述冷却液循环入口连接设置在壳体内部,用于去除冷却液中微颗粒杂质的过滤机,
所述冷却液循环出口连接设置在壳体内部,用于盛装过滤后的冷却液的蓄液池,
所述过滤机与蓄液池间设有走液通道。
所述过滤机中设有滤纸结构。
所述滤纸结构为滤纸分层设置。
所述滤纸结构为滤纸螺旋交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针对磨削加工的水溶性切削性进行集中过滤排屑处理,能有效地把冷却液中的微颗粒杂质过滤并自动排除出液体外,提高冷却液利用效率,延长冷却液使用寿命(按规范操作使用,可过1.5年以上不换液),起到了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改善车间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中:1为壳体;2为冷却液循环入口;3为冷却液循环出口;4为过滤机;5为蓄液池;6为走液通道;7为滤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床冷却液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壳体1下端设有冷却液循环入口2,壳体1上端设有冷却液循环出口3。冷却液循环入口2连接设置在壳体1内部,用于去除冷却液中微颗粒杂质的过滤机4,一般在过滤机中使用滤纸结构7进行过滤作业,滤纸结构7或者分层逐级过滤,如图1所示;或者进行螺旋交叠设置进行过滤,如图2所示,以及采用其它滤纸设置方式。冷却液循环出口3连接设置在壳体1内部,用于盛装过滤后的冷却液的蓄液池5。过滤机4与蓄液池5间设有走液通道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当含有微颗粒杂质的冷却液从冷却液循环入口2进入到过滤装置中,通过外加动力促使冷却液向上运动,借助滤纸结构7来清除冷却液中的微颗粒杂质,再经由走液通道6进入蓄液池5中,以便根据循环重复使用的需要,再次从冷却液循环出口3进入到磨床中进行冷却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用于针对磨削加工的水溶性切削性进行集中过滤排屑处理,能有效地把冷却液中的微颗粒杂质过滤并自动排除出液体外,提高冷却液利用效率,延长冷却液使用寿命(按规范操作使用,可过1.5年以上不换液),起到了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改善车间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黄山市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黄山市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