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炉内受热系统的常压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5489.5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定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秦丰锅炉厂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受热 系统 常压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内受热系统,由此降低锅炉烟气排放温度和锅炉热效率的提高。
背景技术
常压热水锅炉一直使用自然抽风的燃烧方式,排放温度在280℃以上,热效率偏低,一般约65%。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对常压热水锅炉排烟采用了除尘,脱硫技术,安装了引风机,大型锅炉受热系统采用了内螺纹烟管,烟侧换热系数明显提高,而水侧仍然是自然循环换热,换热系数低,整个传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水侧换热系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换热系统,大大降低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能达到7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
一种带有炉内受热系统的常压热水锅炉,包括,底板、下炉排管、上炉排管、内炉体、外炉体、上炉门、烟气出口、回水补水口、排汽泄压口、出水口、水连通管以及多个清灰孔,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锅炉的中部,并且,在所述回水补水口和水连通管设置有回水管道,烟气从上述管道之间穿过,并通过烟气出口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清灰孔设置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由于可以通过所述回水补水口将供暖回水引入到回水管道之中,并且,由于上述回水管道的外壁充满着烟气,从而通过这些烟气与管道之间的水高速逆向流动来提高传热效果,加热了的水再通过水连通管进入锅炉下部吸热,然后变成热载体被使用,进而达到了降低燃煤消耗、减少CO2、SO2排放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炉内受热系统的常压热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个部件的名称依次为:
底板1、下炉排管2、上炉排管3、内炉体4、外炉体5、上炉门6、烟气出口7、清灰孔8、回水补水口9、清灰孔10、排汽泄压口11、出水口12、清灰孔13、水连通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炉内受热系统的常压热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所述带有炉内受热系统的常压热水锅炉,包括,底板1、下炉排管2、上炉排管3、内炉体4、外炉体5、上炉门6、烟气出口7、清灰孔8、回水补水口9、清灰孔10、排汽泄压口11、出水口12、清灰孔13、水连通管14,其中,所述清灰孔8、10和13根据锅炉的设计不同而不同,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所述烟气出口7设置在锅炉的中部,在所述回水补水口9和水连通管14之间设置有回水管道,并且,从锅炉底部的烟气从上述管道之间穿过,并通过烟气出口7散发出去。
在本装置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所述回水补水口9将供暖回水引入到回水管道之中,并且,由于上述回水管道的外壁充满着烟气,从而通过这些烟气与管道之间的水高速逆向流动来提高传热效果,加热了的水再通过水连通管14进入锅炉下部吸热,然后变成热载体被使用,进而达到了降低燃煤消耗、减少CO2、SO2排放的技术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秦丰锅炉厂,未经渭南秦丰锅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内热式振动流化床
- 下一篇:一种隔热型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