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防呆结构的阀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079.2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范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进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27/00;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防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阀体用的阀杆,尤其是一种具防呆结构的阀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包含一阀体,该阀体具有一阀室,及一与该阀室相交贯通的流通管道;其中该阀体上方凸伸有一杆道,一阀座,该阀座容置于该阀室内;一球阀,该球阀设置于该阀座上,该球阀的开启及关闭可以管制通过流体的流量;一阀杆,该阀杆为圆柱形的杆体,该阀杆穿透过该阀体,该阀杆的一端用于连接该球阀。一般在应用时,该阀杆的上方将施加一驱动力,该驱动力有可能是手动或电动。以驱使球阀向下,但此时如果作用力不当,将使得阀杆过度向下而冲击到下方的阀件,导致损坏阀件,容易造成球阀的偏移,也会使得该阀杆易变形,造成泄漏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不易造成阀杆变形及偏移的装置,是为工业上的一种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防呆结构的阀杆,由于实际应用时,该阀杆的上方将施加一驱动力,该驱动力有可能是手动或电动以驱使球阀向下,但此时如果作用力不当,将使得阀杆过度向下而冲击到下方的阀件,导致损坏阀件,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该阀杆设有防呆装置,其是应用该第二凸环外径大于该下段的管径,以便使该第二凸环将被该断差所阻挡,不会继续向下压挤该球阀,而且该O型止水环为具有弹性,在外力挤压时仍具有回复压缩的弹性,可使得该阀杆不易偏移,避免偏移时与该阀体磨擦,造成损坏整个结构;因而该阀杆的中心位置一直比较正,不会造成所连接的球阀偏移,确保不会产生泄漏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具防呆结构的阀杆,其包含:
一阀体,该阀体具有一阀室,及一与该阀室相交贯通的流通管道;
其中该阀体上方凸伸有一杆道,其中该杆道内径分为上段及下段,且该上段及该下段的管径大小形成一断差,且下段的管径小于上段的管径;
一阀座,该阀座容置于该阀室内;
一阀件,该阀件设置于该阀座上,该阀件的开启及关闭可以管制通过流体的流量;
一阀杆,该阀杆为圆柱形的杆体,该阀杆穿透过该阀体,该阀杆的一端为拉压端,该阀杆的另一端为连接端,用于连接该阀件;
该拉压端与该连接端中间凸设有一第二凸环;其中该第二凸环的外径大于该下段的管径,因此,该第二凸环将被该断差所阻挡,不会继续向下压挤该阀件;
该阀杆设有防呆装置,使得提拉或按压阀杆用于驱动该阀件时,该第二凸环外径大于该断差,因此,该第二凸环将被该断差所阻挡,不会继续向下压挤该阀件。
其中其方案可进一步为:
该拉压端与该连接端中间凸设有一第一凸环;该第一凸环位于该第二凸环的上方,其中该第一凸环的外径大于该上段及该下段的管径断差。
该第一凸环及该第二凸环之间形成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内卡装有一个O型止水环。
该O型止水环为具有弹性及延展性的材质所制成,在外力挤压时仍具有回复压缩的弹性,可使得该阀杆不易偏移,避免偏移时与该阀体磨擦,造成损坏。因而该阀杆的中心位置一直比较正,不会造成所连接的阀件偏移,确保不会产生泄漏的现象。
该O型止水环的材质为PTFE具有韧性及弹性的材质。
该拉压端的圆周表面上有一凹槽,该连接端上有齿轮沿着圆周表面布设。
尚包含一键块,该键块置入该凹槽内;其中该键块为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制成,在外力挤压时可增加摩擦力,增加缓冲力。
尚包含一第一环圈及一第二环圈,该第一环圈及该第二环圈皆套入该阀杆的拉压端上,该第二环圈抵触该第一凸环;该第一环圈则压叠于该第二环圈上;一轴承,该轴承套入该阀杆,且位于该拉压端部位,并抵触该第一环圈;一第三环圈,该第三环圈套入该阀杆的连接端,且该第三环圈抵触该第二凸环;一衬套,该衬套套入该阀杆,且位于该连接端部位,并抵触该该第三环圈。
该阀件为球阀、半球阀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进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进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