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198.8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明;周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元明 |
主分类号: | B65D77/04 | 分类号: | B65D77/04;B65D81/26;B65D85/5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013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活体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领域,涉及一种包装物,特别是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品活体运输一般采用空运,其要求条件高,中转困难,运输成本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容器盛装贮运和销售极不方便,即使运至目的地后,也存在成活的时间短、受外部条件限制多,分销困难等诸多问题,更不用说进入超市、连锁店及商场进行上货架销售的商业化规模操作。根据调查,人们在选购水产商品时,不仅注重其品质和食疗效果,还注重其鲜美程度和营养价值。在大中型城市对特种的淡水产品和海鲜要求更好,除鲜活外,还讲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天然水域的野生水产。这样对水产品的包装、贮运和销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专利92245499.X公开了一种礼品活鱼包装盒,内装设有充气孔的软袋,袋内装鲜活的水产品,它需要经常往袋内充氧,而且如果该软袋内装的是鲜虾的话,其虾枪也很容易将袋子捅破而导致氧气泄露,最后导致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存活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能使水产品活体存活率大为提高的水产品活体包装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品 活体包装物,包括用于盛放水产品活体的容器以及可填充氧气的密闭软袋,所述的容器置于软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为覆盖有盖体的盒体,所述的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一。
本实用新型在充氧的软袋内装盒体,该盒体覆盖有盖体,可以避免水产品活体在袋里活动而导致软袋破损,盖体上开设细小的透气孔,可以促进袋内的氧气循环,提高水产品活体对氧气的吸收,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同时由于透气孔开设的相对较小,其直径小于虾枪或者其他水产品的尖锐处的直径,可以避免上述的尖锐物将软袋戳破而导致漏氧。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透气孔一的孔径小于2mm。该孔径的透气孔一可以避免水产品的尖锐物过度探出盒体从而将软袋戳破。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盒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二,所述的透气孔二的孔径小于2mm。侧壁设置的透气孔二可以加大盒体内水产品的氧气交换,提高存活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盒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三,所述的透气孔三的孔径小于2mm。底部设置的透气孔三可以加大盒体内水产品的氧气交换,提高存活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盒体的厚度为0.2~1mm。根据实验数据及经验总结可得出,该厚度的盒体即使在水产品的尖锐处通过透气孔探出时,在其厚度与较小的孔径配合下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软袋被戳破。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软袋设有换气口。将容器及水产品活体放置在软袋后,再将软袋闭合密封,打开通气口将袋内的空气排出,再通过该通气口充入氧气,以提高水产品活体的存活期。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软袋设有排气口 和充气口。该排气口可将袋内的空气排出,该充气口可充入氧气,在使用过程中,可在抽气的同时充入氧气,以提高软袋内的氧气含量,进而提高水产品活体的存活期。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软袋为透明材料制成具有可开闭的袋口。透明软袋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水产品的鲜活程度,提高购买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产品活体包装物中,所述的软袋的袋口通过封塑闭合密封。通过热压将软袋的边缘闭合,可以有效地实现软袋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产品活体包装物可通过一次性充氧密闭,不需要再充氧或换水,其自身形成一个一袋的水产品活体保鲜系统,具有装运密度大、存活率高等优点。它贮运方便,成本低,贮运和销售时间可达2-3天,适合于远程配送及商超销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袋;1a、袋口;1b、换气口;1c、排气口;1d、充气口;2、盖体;2a、透气孔一;3、盒体;3a、透气孔二;3b、透气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元明,未经黄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