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6447.3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龙;孙雨舟;常留勋;施高鸿;刘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4 | 分类号: | H04B10/24;H04B1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10 pon 双向 收发 模块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中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世界各地光纤接入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项目逐步实施。作为FTTH主要接入技术,EPON(Ethemet PON,以太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可扩展性好,技术简单,实现组播方便等特点,相对其他光网络接入技术更受到青睐。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的正式启动和宽带业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EPON/GPON将不能满足要求,10G PON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0G PON的下行信号波段为1575~1580nm,由于整网演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共存需求,10G PON需保留足够带宽用于现有PON以及CATV信号,所以10G PON光模块应最大限度减少不同信号间串扰带来的影响。10GPON的频谱规划,如图1所示,1575~1580nm为10G PON的下行工作波段,在此工作波段以外的波段需要有很好的工作波段隔离度。同时,10GPON也要求光模块有更高的输出光功率和更高的接收灵敏度。
传统的用于PON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的原理如图2所示,下行信号通过光纤进入光学镜组,在光学镜组中,第一滤波片33与光路呈45度角,光路经过第一滤波片33发生90度反射,再经过第二滤波片34滤波,然后进入接收端2。接收端2采用APD-TIA组件,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雪崩光电二极管)为一种光探测器,用于光电转换,TIA(Trans Impedance Amplifier,跨阻放大器)用于电信号放大。发射端1采用大功率DFB(Distributed Feed Back,分布反馈型)激光器,发射端1光路经过光隔离器35后经过第一滤波片33进入光纤。接收端入射光有一定发散角,使得第二滤波片34的特性很难满足10G PON下行波段隔离度要求;同时发射端光路受到象差影响,耦合效率低,不易满足10G PON对输出光功率的要求;接收端与后端电路板呈90度放置,与后端电路板连接可靠性较差;整个单纤双向光组件的长度方向尺寸较大,安装后与电路板的最小可焊接尺寸产生冲突,不易在SFP+模块内封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10G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有效解决传统单纤双向光组件下行波段隔离度较差的问题,并且解决尺寸较大,不易在SFP+模块内封装,低输出光功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和光学镜组,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并排平行放置,特点是:所述光学镜组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SC型连接头置于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对称位置,在发射端与SC型连接头之间布置第一滤波片,第一滤波片与入射光方向呈45度角,并在第一滤波片与发射端之间布置第一棱镜;第一滤波片与接收端之间布置有第二滤波片,在第一滤波片与第二滤波片之间依次布置第二棱镜和第一透镜,在第二滤波片与接收端之间布置有第二透镜。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所述发射端与第一棱镜之间布置有光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收端设置两个滤光片,使得入射到滤光片上的光为平行光,在第二棱镜与第二滤波片间放置第一透镜,将入射光准直,使得经过第二滤波片的光为平行光,这样有利于滤光片设计,使得光组件的下行波段隔离度能符合10G PON对光模块光组件的要求;在第二滤波片与接收端之间设置第二透镜,将光路聚焦,使得入射到接收端的光斑半径减小,提高接收端灵敏度,还有效减小透镜球差对接收端的影响,从而提高接收端灵敏度,能够满足10G PON下行高速传输性能要求;发射端与接收端并排平行放置,与传统的垂直放置相比,其与后端的电路板连接更加方便,增加了连接稳定性,而且连接板长度短,有利于高频信号传输;另外,更适合小型封装,与传统设计相比,总长度少了2毫米左右,给电路板设计更大的空间;发射端光路没有受到象差的影响,耦合效率高;接收端光路设计减小了聚焦光斑半径,增加了封装误差容限,有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