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7180.X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青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整机构,特别是一种能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机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知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机撞圈位置调整都是采用手动调整的,一般采用丝杠丝母结构由手轮或扳手驱动进行调整,由于撞圈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调整时费时费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在还没有自动调整机构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节省调整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调整机构,由电机减速机、减速机座、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减速机中的减速机轴连接主动齿形带轮,主动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被动齿形带轮连接,被动齿形带轮与调整螺杆一端连接,调整螺杆外与后气缸座活动连接,后气缸座通过配厚垫连接减速机座,调整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套固定连接在尾座上,并与尾轴活动连接,后气缸座两端各连接一个撞圈气缸的后端,撞圈气缸的前端与前气缸座连接,前气缸座连接在机架上,撞圈气缸的顶端连接撞圈滑座,撞圈滑座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导向键的一端,导向键另一端连接尾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为:减速机座通过连接盘连接编码器座套,编码器座套中的编码器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轴相连,撞圈气缸顶端的活塞杆 连接浮动接头,浮动接头通过气缸头固定连接在撞圈滑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电机减速机中的减速机轴连接主动齿形带轮,主动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被动齿形带轮连接,被动齿形带轮与调整螺杆一端连接,调整螺杆外与后气缸座活动连接,后气缸座通过配厚垫连接减速机座,调整螺杆的另一端的尾部与尾轴连接,尾轴通过调整螺套固定连接在尾座上,后气缸座两端各连接一个撞圈气缸的后端,撞圈气缸的前端与前气缸座连接,前气缸座连接在机架上,撞圈气缸的顶端连接撞圈滑座,撞圈滑座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导向键的一端,导向键另一端连接尾轴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能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节省调整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1、主动齿形带轮 2、减速机轴 3、电机减速机 4、减速机座5、配厚垫 6、后气缸座 7、连接盘 8、编码器座套 9、撞圈气缸10、调整螺栓 11、调整螺杆 12、尾座 13、尾轴 14、前气缸座15、撞圈滑座 16、导向键 17、被动齿形带轮 18、浮动接头 19、气缸头 20、机架 21、齿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主动齿形带轮1固定连接在电机减速机3中心的减速机轴2上,主动齿形带轮1通过齿形带21连接被动齿形带轮17,电机减速机3固定在减速机座4上,减速机座4通过配厚垫5与后气缸座6连接,通过配厚垫5的厚度调整齿形带的松紧,后气缸座6内活动连接调整螺杆11,调整螺杆11的一端与被动齿形带 轮17固定连接,调整螺杆11的另一端的尾部旋转连接尾轴13孔内,尾轴13外活动连接调整螺套10,调整螺套10外固定连接尾座12,尾座12固定连接在机架20上,在减速机座4的一侧通过过接盘7固定连接编码器座套8,编码器座套8中有编码器,编码器上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轴2相连,在后气缸座6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撞圈气缸9的后端,撞圈气缸9前端固定连接在前气缸座14上,前气缸座14连接在机架20上,撞圈气缸9前端的活塞杆连接浮动接头18,浮动接头18与气缸头19连接,气缸头1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撞圈滑座15上,撞圈滑座15的中间部位连接导向键16的一端,导向键16的另一端与尾轴13连接。
使用时,开启电机减速机3,通过减速机轴2带动主动齿形带轮1,主动齿形带轮1通过齿形带21带动被动齿形带轮17,被动齿形带轮17就旋转,调整螺杆11旋转带动后气缸座6、撞圈气缸9、前气缸座14、撞圈滑座15等部件沿尾轴13上的导向键16左右滑动,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青,未经王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压力机传动操纵装置
- 下一篇:连续纤维基布热熔压力浸润复合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