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通讯电子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7362.7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3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錞;袁荣亨;陈鸿恺;林耘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4 | 分类号: | H04B10/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31246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电子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光通讯领域的电子收发器。
背景技术
光纤收发器中最基本的两个电子电路为激光驱动电路及接收器电路。前者电路接受高速数字数据并驱动一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以形成相等的光脉冲。后者电路采取光学检测器极小的信号,并将其放大及加以限制,以形成均匀振幅的数字电子输出。除此之外,有时与基本功能相结合时,有许多其它工作必须由收发器电路掌控的,或有许多可由该收发器电路选择性掌控的工作以改进其功能可在一致的收发器固定架构下完成。
以中国台湾专利号I250734专利为例,该专利揭露一单芯片集成电路,其有时称为控制器IC,以控制具有激光发送器及光电二极管接收器的收发器。该控制器包括储存有关该转发器信息的内存,及模拟一数字转换电路,以便自该激光发送器及光电二极管接收器接收复数个模拟信号,将所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值,并将该数字值储存于该内存中的预设位置。比较逻辑电路比较一或多个该些数字值与有限值,依据该比较值产生旗标值,并将该旗标值储存于该内存中的预设位置。该控制器中的控制电路依据一或多个储存于该内存中的值控制该激光发送器的作业。提供一序列接口使得主机可读取或写入该内存中的位置。该控制器的复数个控制功能及复数个监视功能,由一主机计算机藉存取对映该控制器中位置的相关内存而体现。
然而,若以现有技术虽可提供一序列接口使得主机可读取或写入该内存中的位置,使主机计算机可快速存取对映该控制器中位置的相关内 存,却也造成使用者数据利用上不具弹性。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光通讯电子收发器能大幅减少控制IC又可实时读取数据,并让数据使用上更具弹性,则成为了本技术领域所迫切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讯电子收发器能大幅减少控制IC又可实时读取数据,并让数据使用上更具弹性。
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用以提供一远程主机读取一侦测数据,该光通讯电子收发器包含有:一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一复合型集成电路,其用以侦测或放大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的接收或发送信号,且用以驱动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以及一记忆单元,其用以储存该复合型集成电路提供的该侦测数据。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光通讯电子收发器的复合型集成电路提供的该侦测数据可以直接供该远程主机读取。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包含有一电源以供应该复合型集成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复合型集成电路提供偏压电流以驱动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侦测数据储存于不同的内存对映位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能大幅减少控制IC,省去韧体开发时间,又可避开控制IC重复计算及储存运算后的数据的时间以实时读取数据,并让数据使用上更具弹性。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的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光通讯电子收发器 1: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
2:复合型集成电路 3:记忆单元
1a:RX+及RX-接脚 1b:TX+及TX-接脚
1c:SCL 1d:SDA
1e:电源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100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通讯电子收发器100,用以提供远程主机读取侦测数据。光通讯电子收发器100包含有一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1、一复合型集成电路2以及一记忆单元3。其中,全部的控制及设定功能均由复合型集成电路2完成。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光通讯电子收发器100更包含有一电源接脚1e以供应电源该复合型集成电路2。
复合型集成电路2用以侦测或放大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1的接收或发送信号,且用以驱动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1。上述经过放大的接收信号可经由RX+及RX-接脚1a连接至远程主机。此外,光通讯电子收发器100的TX+及TX-接脚1b可被输入一信号用以驱动该光电子接收/发送单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前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