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热新风换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7368.4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能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换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热新风换气机,属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和能量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对人身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风换气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场所的空气状况进行调整的同时,充分利用回收欲换除的陈旧空气中的能量(热能或冷能),在换气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现有新风换气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身壳体,壳体的两侧均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并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设有风管连接法兰,在两个出风口的内侧分别设有输送风机,在机身壳体内设有热交换芯体,四个热交换芯体纵向首尾相接,在机身壳体的上下壳上设有维护门。这种新风换气机虽然具有换气、热交换的功效,但存在着如下缺点:一是体积大,占地广,成本高;二是空气路径狭长,流阻大,效率低,噪音响;三是更新维护困难;四是对安装场所的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空气流通顺畅,效率高,噪音低,维修、安装方便的全热新风换气机。
本实用新型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进风口、排风口、回风口和新风口,新风口与回风口之间安有隔板甲,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安有隔板乙,隔板甲与隔板乙之间安装全热交换芯体,全热交换芯体的四个面分别与进风口、排风口、回风口和新风口相对应,在壳体中安装排风电机和新风电机,排风电机带动排风叶轮,新风电机带动新风叶轮,新风叶轮与新风口相配合,排风叶轮与排风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全热新风换气机,通过新风叶轮和排风叶轮将新风从室外被引入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到室外,两股气流产生双向对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时,室内的热能量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新风上,使新风(室外新鲜空气)以接近于室内的温度被输送入室内,排风(室内污浊空气)以接近于室外的温度被排放到室外,既实现了室内环境的新风供应,又解决了室内调排风中的热量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全热新风换气机,所述位于新风口和回风口一侧的全热交换芯体上安有片状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的壳体四角安装吊脚,有了吊脚,壳体安装方便。所述的壳体一侧制有检测门,检测门内安装控制盒,检测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热新风换气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热新风换气机,如图1、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进风口2、排风口3、回风口4和新风口5,新风口5与回风口4之间安有隔板甲15,进风口2与排风口3之间安有隔板乙16,隔板甲15与隔板乙16之间安装全热交换芯体6,全热交换芯体6的四个面分别与进风口2、排风口3、回风口4和新风口5相对应,在壳体1中安装排风电机11和新风电机13,排风电机带动排风叶轮12,新风电机带动新风叶轮14,新风叶轮14与新风口5相配合,排风叶轮12与排风口3相配合。本方案通过新风叶轮14和排风叶轮12将新风从室外被引入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到室外,两股气流产生双向对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6时,室内的热能量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新风上,使新风(室外新鲜空气)以接近于室内的温度被输送入室内,排风(室内污浊空气)以接近于室外的温度被排放到室外,既实现了室内环境的新风供应,又解决了室内调排风中的热量回收。所述位于新风口5和回风口4一侧的全热交换芯体6上安有片状空气过滤器8,对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的壳体1四角安装吊脚17,有了吊脚,壳体安装方便。所述的壳体1一侧制有检测门18,检测门内安装控制盒19,检测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能,未经王光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冰蓄冷转换装置
- 下一篇:烟气净化与褐煤提质二合一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