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7817.5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江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02 | 分类号: | F02D1/02;F02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调速 油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的油门调速装置,尤其是指柴油机油门调速装置中的油门拨叉,属于内燃机领域。
背景技术
适用于柴油机的油门调速装置一般主要包括油门拨叉1’和喷油泵柱塞2’两大部分,请参阅图1所示,柴油机的调速器(未图示)通过在油门拨叉1’的拨叉拨片11’的底端施加一定的推力推动拨叉直杆12’沿着旋转支点13’转动,从而拨叉直杆12’的顶端直接拔动喷油泵柱塞2’的转向器21’转动,控制油量大小,实现调速。当柴油机功率变化时,通过功率对应的推力的大小控制拨叉直杆12’的转动角度,加大或减少供油量,油量大小则直接反映出柴油机的转速和排放。上述现有结构中,因为拨叉直杆12’直接拨动喷油泵柱塞2’,导致柴油机油量过度反应,转速或高或低,具体表现出的缺点是柴油机的转速稳定性差,柴油机的额定转速在3600r/min时怠速在1200-1300r/min之间,柴油机的转速波动率达到±1%,这一缺点不仅影响了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还影响了柴油机的排放和油耗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能解决现有的柴油机油门拨叉直接拨动喷油泵柱塞,导致柴油机油量过度反应,转速或高或低,转速稳定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包括一拨叉拨片和一拨叉直杆,两者叠放并通过一旋转支点枢设在一起,拨叉直杆的顶端设有柴油机的喷油泵柱塞,其中,所述拨叉拨片上还固定连接一用于缓冲拨叉直杆转动的阻尼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弹簧位于拨叉直杆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直杆上还固定连接一用于限定拨叉直杆的旋转角度的拨叉限位,当拨叉直杆到达该拨叉限位的最左侧或最右侧后不再转动,从而限定油量的最大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拨片的形状为三角叶片式。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油门拨叉上设置阻尼弹簧,拨叉拨片在其底端的外部推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拨叉直杆需要克服阻尼弹簧的作用力从而减慢了转动的速度,使拨叉直杆的顶端拨动喷油泵柱塞的转向器的力得到了缓冲,慢慢向转向器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油门拨叉拔动转向器时因为阻尼弹簧减缓了直接加大或减少供油量的进程,有效避免了当柴油机功率变化时柴油机油量过度反应,使柴油机油门或高或低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柴油机工作稳定性,改善了柴油机排放和油耗指标,使柴油机额定转速为3600r/min时,怠速小于800r/min,且柴油机的转速波动率控制在±0.4%以内。该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成本低,结构简单,更精确控制油门,优化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并降低排放,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的符号“”表示推力。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2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技术方案: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1,包括一形状为三角叶片式的拨叉拨片11和一拨叉直杆12,两者叠放并通过一旋转支点13枢设在一起,拨叉直杆12的顶端设有柴油机的喷油泵柱塞2,拨叉拨片11上固定连接一用于缓冲拨叉直杆12的转动的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14位于拨叉直杆12的后侧,拨叉直杆12的顶端和旋转支点13之间还固定连接一拨叉限位15,用于限定拨叉直杆12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柴油机调速油门拨叉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柴油机功率变化时,柴油机的调速器在拨叉拨片11的底端施加与功率对应的推力,使拨叉直杆12沿着旋转支点13旋转,在转动过程中碰触到阻尼弹簧14受到阻尼弹簧14的作用力致使转动减缓,从而拨动顶端的喷油泵柱塞2的转向器的动作得到缓冲,不是直接拨动转向器,从而避免油量过度反应,更加稳定地控制油量大小,实现平稳调速。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弹簧14还可以位于拨叉直杆12的前侧,拨叉拨片1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系统控制自动分选式微机调速器
- 下一篇:双轮旋转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