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刺伤针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8196.2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姚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素香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注射针筒的防刺伤针帽。
【背景技术】
现有注射筒为防止其针头受污染及意外戳到人或物,均配备套接有针帽保护。然而现有针帽均只能起到套接防护作用,使用时候将其拿下,放置一边,使用后再拿起套回。然而,习知的在注射过程中,医生或护士除了一只手注射外,另只手需要同时在针筒拔出后用棉球为患者涂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是难以腾出手将针帽套回注射针筒上的,这就极易造成此过程中针头刺伤人或物,带来不必要损失,此外双手回套针头过程中也容易发生错位手被刺伤的情况,甚至因此致使医务人员受感染导致医疗事故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身可直立方便单手套接的防刺伤针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刺伤针帽,它包括针帽段,于针帽段下端设有用于直立的底座;
上述结构中,所述底座为圆台,其底面外直径不小于1.0cm,圆台高不小于0.2cm。
上述结构中,所述圆台底座的底面外直径较佳为1.3-2.6cm。
上述结构中,圆台底座的高度为0.5cm。
上述结构中,所述针帽段上部设有引导段,针帽段与引导段内中空形成有针头容置腔,针头容置腔于引导段内径大于针帽段。
相比于常见的针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针帽段下加设一个底座,从而使其可直立于桌面,由此使用过程中只需单手即可完成将注射针头插入本防刺伤针帽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双手回套的种种不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刺伤针帽,它包括引导段201、针帽段2和底座202,其中引导段201设置在针帽段2上部,针帽段2与引导段201内中空形成有针头容置腔,针头容置腔于引导段201内径大于针帽段2,由此可方便引导注射器针头套入其中。而底座202则是对应设置在针帽段2下端的,其主要作用是使得整个针帽可直立放置,为达到该目的,就原有尺寸的针帽而言,该底座202应同样设计为圆台形,方便一体成型生产,而圆台的外直径不小于1.0cm,较佳为1.3-2.6cm,圆台高则不小于0.2cm,较佳为0.5cm。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素香,未经姚素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耐高温蒸煮的易撕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