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半导体三极管的蓄电池无感二倍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8955.5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雷迪维护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集思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10 | 代理人: | 张晋吉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导体 三极管 蓄电池 二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三极管的蓄电池二倍压装置。
技术背景
在供电应用中,通常需要把蓄电池的输出电压提升50%~100%。采用开关电源方式制作,电磁干扰大,元件多,费用高,通常需要订做;采用传统的电容二极管法,电流达不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半导体三极管的倍压装置,和基于MOS管的倍压装置相比,其功率较小,但造价更低,性价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以几何倍压的供电电压,以满足更多用电器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两个串联的大容量电容和4支半导体三极管,组成交替的连通电路。依次用蓄电池给电容充电,电容两端便可输出倍压,大电流电源。依次充放电的方波由单片机或信源电路实现。
本装置是这样安装和使用的:本装置有两根输入线(1,2),两根输出线(3,4),输入线接蓄电池电源两端,输出线接负载,输入输出不共地。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电源接入后,方波电路产生V2H,V2L,V1H,V1L方波,分别控制Q1,Q3,Q2,Q4的开关。Q1,Q3一组同时开关,Q2,Q4一组同时开关,两组开关只能打开一组,在更换打开期间,有毫秒级的全截止时间,用来避免半开关状态的短路。当Q1,Q3同时导通时,蓄电池给C1充电并可向外供电,Q2,Q4同时截止,C2被搁开,处于对外供电状态;当Q2,Q4导通时,蓄电池给C2充电并可向外供电,Q1,Q3同时截止,C1被搁开,处于向外供电状态。如此反复,由C1和C2串联而成的输出电源便具有二倍的蓄电池电压,而由于其间的转换效率和放电压降,输出电压低于二倍的蓄电池电压,在输入功率远大于输出功率时,基本接近于二倍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感倍压装置,能将蓄电池的电压提升接近一倍,通过级联该装置,供电电压可以呈二次方增长,转换效率高,几近忽略热损耗。从而满足更多用电器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倍压装置的执行电路原理图;
图2是触发信号时序图。
图中,1和2连接蓄电池的电源两极;3,4连接负载,向外供电。R1~R8为电阻;Q1、Q2为PNP三极管,Q3、Q4为NPN三极管;D1,D2为二极管;C1、C2为大容量电容。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倍压装置的执行电路。由两个串联的大容量电容C1、C2和4支半导体三极管Q1、Q2Q3、Q4,Q1、Q2为PNP三极管,Q3、Q4为NPN三极管,组成交替的连通电路。R1,R3,R5,R7为限流电阻,R2,R4为上拉电阻,R6,R8为下拉电阻。
依次用蓄电池给电容充电,电容两端对外便形成倍压,大电流的电源。依次充放电的方波(V1H,V1L,V2H,V2L)由单片机或信源电路实现。
图2显示了触发信号时序图。如图所示方波,可用廉价单片机I O口控制输出。输出频率等级为K级,输出幅值为蓄电池电压。
纵向线5,6,7为时间点的示意,当处于5处时,Q2,Q4为截止状态,Q1,Q3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蓄电池输出端1经D1与C1正极相通,输出端2与C1负极相通,蓄电池向电容C1充电,并可同时向外供电,二极管D2单向导通阻止相对负电压逆流;当时间点处于6时,Q1,Q3截止,无充电;经过时间段t后,Q2,Q4导通,此时的状态处于时间点7的状态,蓄电池输出端1与电容C2正极相通,输出端2经Q4、D2与电容C2负极相通,蓄电池向电容C2充电,并可同时向外供电,二极管D1此时的功用为避免输出端3的高电压向蓄电池正极1逆流。
时序图中,时间t的目的是消除两组三极管(Q1,Q3和Q2,Q4)在切换时半导通的瞬间短路状态,以避免效率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之倍压装置,功率大,输出电压平稳,无电磁干扰,且造价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雷迪维护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雷迪维护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折叠扇
- 下一篇:一种吊篮电机的动态寿命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