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刷引线与端子点焊的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9325.X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恽贤伟;王金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04 | 分类号: | B23K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刷 引线 端子 点焊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焊电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碳刷引线与端子点焊的电极。该电极与碳刷引线接触面具有圆弧和斜角,形状和尺寸与碳刷引线保持一致,可以有效保证点焊后的产品品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碳刷引线点焊的电极接触面一般会制作成简单圆弧面,但是这种电极在与碳刷引线接触点焊产生的高温会造成温差悬殊,形成梯度较陡的热影响区,这种热影响区会造成由多股编织铜丝构成的引线的材料内部组织发生差异,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区,不但影响引线与端子之间的拔脱力下降,而且容易造成铜引线发生早期疲劳,发生断丝现象,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碳刷引线与端子点焊的电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与碳刷引线接触点焊时不会形成梯度较陡的热影响区,不会影响引线与端子之间的拔脱力下降的电极,该电极不会使铜引线发生断丝现象,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碳刷引线与端子点焊的电极,电极上端为一圆柱体,下端为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侧面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形侧面的扁圆状柱体,该扁圆状柱体的轴线与圆柱体轴线为同一轴线,同时两个圆弧形侧面的直径与圆柱体的直径相同,两个矩形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柱体的直径。在扁圆状柱体底端面上沿其轴线开设一垂直两个矩形侧面的通槽,该通槽具有圆弧形底面。通槽的两端侧边与相对应的矩形侧面之间分别具有一向上倾斜角度的斜面。
所述斜面为锥形或扇形。
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
所述通槽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通槽圆弧形底面的半径为2.5毫米。
所述矩形侧面与相对应的通槽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毫米。
所述电极为铬锆铜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点焊电极由于点焊端具有锥形斜面,可以克服以前简单圆弧点焊电极的缺点,减缓热影响区,显著提高点焊质量,防止因引线断裂而导致的电极寿命减少。采用这种形式的点焊电极生产的零件,端子与引线拔脱力可以大于10千克力。引线无断裂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中所示的一种用于碳刷引线与端子点焊的电极10,电极为铬锆铜电极。电极10上端为一圆柱体1,下端为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侧面21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形侧面22的扁圆状柱体2,该扁圆状柱体2的轴线与圆柱体1的轴线为同一轴线,同时两个圆弧形侧面22的直径与圆柱体1的直径相同,两个矩形侧面21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柱体1的直径。在扁圆状柱体2底端面上沿其轴线开设一垂直两个矩形侧面21的通槽3,该通槽3具有圆弧形底面4。通槽3的两端侧边5与相对应的矩形侧面22之间分别具有一向上倾斜角度的斜面6,其中斜面6为锥形或扇形,本实施例中为扇形,如图2中所示,
本实施例中斜面6的倾斜角度为15°,如图5中所示,通槽3两端之间的距离L1为1毫米,通槽圆弧形底面4的半径为2.5毫米。矩形侧面与相对应的通槽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L2为2.5毫米。上述数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改变,加工出大小、尺寸不同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点焊电极可以克服以前简单圆弧点焊电极的缺点。减缓热影响区,显著提高点焊质量,防止因引线断裂而导致的电极寿命减少。
采用这种形式的点焊电极生产的零件,端子与引线拔脱力可以大于10千克力。引线无断裂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士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士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