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9555.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新;崔华清;孟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新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炼炉 用清渣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渣装置,尤其是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铝合金铸造产品的质量,需要定期对铝合金熔炼炉进行清炉处理。现在清炉时,通常直接使用清渣铲的铲头撞击熔炼炉的底部或炉壁,迫使炉渣脱落。但是,由于炉渣与炉壁附着力强,不容易分离,因此利用现有的清渣铲清炉时劳动强度大,清炉效率和清渣质量低。另外,清渣铲在较高的炉温中容易发生变形,特别是铲头损坏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该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具有在铲头的前端两侧壁上开有通孔,以氮气为载体从通孔向炉壁喷入清渣剂,有利于炉渣分离,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渣效率和清炉质量,而且通入的冷氮气有助于降低清渣铲前端温度,减轻或避免了铲头的变形,延长了清渣铲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铲头和铲柄,所述的铲头设置在铲柄的前端,所述的铲柄内设置有一细钢管,所述的铲头前端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分别与细钢管相连通,所述的细钢管的另一侧通过软皮管连接喷粉精炼机。
所述的铲头为一扁平梯形结构,前窄后宽。
所述的铲柄的尾部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铲柄为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在铲头的前端两侧壁上开有通孔,以氮气为载体从通孔向炉壁喷入清渣剂,有利于炉渣分离,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渣效率和清炉质量;而且通入的冷氮气有助于降低清渣铲前端温度,减轻或避免了铲头的变形,延长了清渣铲的使用寿命;铲头设计为前窄后宽的梯形铲头,增加了与炉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清渣效率;铲柄设计为空心结构,减轻了清渣铲的重量,而且节省了材料;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孔,2、铲头,3、铲柄,4、细钢管,5、把手,6、软皮管,7、喷粉精炼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熔炼炉用清渣铲,其结构包括铲头2和铲柄3,所述的铲头2设置在铲柄3的前端,所述的铲柄3内设置有一细钢管4,所述的铲头2前端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孔1,所述的通孔1分别与细钢管4相连通,所述的细钢管4的另一侧通过软皮管6连接喷粉精炼机7。
所述的铲头2为一扁平梯形结构,前窄后宽。增加了与炉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清渣效率。
所述的铲柄3的尾部设置有把手5,便于操作。
所述的铲柄3为空心结构,减轻了清渣铲的重量,而且节省了材料。
将清渣剂装入喷粉精炼机7内并连通氮气,启动喷粉精炼机7,通过铲头2侧壁上的通孔1向炉壁或炉底喷入清渣剂,同时手持清渣铲后端把手5,利用铲头2撞击熔炼炉侧壁或炉底上的炉渣,迫使炉渣脱落。边清渣边喷入清渣剂,这样有利于提高炉渣分离效果,而且通入的冷氮气有助于降低铲头2前端温度,减轻或避免了铲头2的变形,延长了清渣铲在炉中的使用时间。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新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创新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