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玉米茬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9804.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堂;张玉林;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根堂 |
主分类号: | A01B35/02 | 分类号: | A01B35/02;A01B35/26;A01B43/00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姚源 |
地址: | 016216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机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由拖拉机牵引的除玉米茬机具。
背景技术
玉米茬去除机械工作形式都是整体铲出、拉出、刨出,玉米茬在起出地面时都是整体根茬,这不仅影响下次播种,更使收拾田间根茬成为一件费工费时的繁重体力劳动。于是出现如专利号CN200820207569所揭露的除玉米茬机具,如附图1所示:刀架4是焊接固定于框架1上的,导致相邻两刀架4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从而在不同田间除茬时,因玉米茬行距不同而导致除茬的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田间的玉米茬行距进行调整的除玉米茬机具,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玉米茬机具包括一矩形状的框架、拉槽加强筋、联接拉槽、刀架、牵引部、三角立刀刃、三角平刀刃、拉槽立柱与固定拉筋。其中:刀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固定于框架的下端面,三角立刀刃、三角平刀刃固定组装于刀架的工作端部,三角立刀刃、三角平刀刃表面镀有一定厚度的耐磨铸铁;框架前横框上面中间位置垂直组装拉槽立柱,拉槽立柱两侧和后侧分别焊接拉槽加强筋,拉槽加强筋另一端和框架前后横框固定连接;牵引部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前横框外中点两侧端面上;固定拉筋两端固定组装于框架上;框架的上端面开设有开槽,在除玉米茬机具耕作时,将沙土从开槽灌入框架中,从而增加除玉米茬机具的重量便于耕作。
刀架由一柱状的主体部、与主体部一端连接的固定部、“U”型紧固件与螺母组成,固定部开设固定孔。将“U”型紧固件开口沿框架自上端面到下端面方向扣合于框架上,进一步将“U”型紧固件前端部与固定孔套接,再将螺母组装于“U”型紧固件端部的螺纹上,从而将刀架固定于框架的下端面,相邻两刀架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不同田间玉米茬的行距可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除玉米茬机具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根据不同田间的玉米茬行距进行调整刀架之间的间距,提高了除玉米茬的效率,且将根茬破切,利于秸秆返田,同时可清除田间废弃薄膜或果园杂草,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除玉米茬机具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玉米茬机具立体组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玉米茬机具之刀架爆炸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除玉米茬机具 10、框架 11、开槽
20、拉槽加强筋联接 30、拉槽 40、刀架
41、主体部 42、固定部 421、固定孔
43、“U”型紧固件 44、螺母 50、牵引部
60、三角立刀刃 70、三角平刀刃 80、拉槽立柱
90、固定拉筋
具体实施例
如图2所示,除玉米茬机具100包括一矩形状的框架10、拉槽加强筋20、联接拉槽30、刀架40、牵引部50、三角立刀刃60、三角平刀刃70、拉槽立柱80与固定拉筋90;刀架40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固定于框架10的下端面,三角立刀刃60、三角平刀刃70固定组装于刀架40的工作端部;框架10前横框上面中间位置垂直组装拉槽立柱80,拉槽立柱80两侧和后侧分别焊接拉槽加强筋20,拉槽加强筋20另一端和框架10前后横框固定连接;牵引部50固定连接在框架10的前横框外中点两侧端面上;固定拉筋90两端固定组装于框架10前后横框内侧壁上;框架10的上端面设置有开槽11,在除玉米茬机具100耕作时,将沙土从开槽11灌入框架10中,从而增加除玉米茬机具100的重量便于耕作。
结合图2与图3,刀架40由一柱状的主体部41、与主体部41一端连接的固定部42、“U”型紧固件43与螺母44组成,固定部42开设螺孔421。将“U”型紧固件43开口沿框架10自上端面到下端面方向扣合于框架10上,再将“U”型紧固件43前端部与固定孔421套接,再将螺母44组装于“U”型紧固件43端部的螺纹上,从而将刀架40固定于框架10的下端面,相邻两刀架40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不同田间玉米茬的行距可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根堂,未经张根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