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0186.2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桂;李全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李洁 |
地址: | 中国香港尖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薄厚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显示器结构,特别关于一种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即俗称的CRT显示器)已渐渐被液晶显示器取代,主要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释放的辐射量远远小于CRT显示器,另外,液晶显示器在这几年的制造成本已有显著地降低,这也是液晶显示器逐渐成为电视或计算机屏幕市场主流的原因。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图1为一种现有显示器结构与背光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现有显示器结构与背光模块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显示器结构1包括前框11、液晶面板12及背光模块10。背光模块10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其包括一个增亮膜14、一个扩散板15、多个灯源16、一个反射片17及一个背板单元18,且增亮膜14、扩散板15、多个灯源16、反射片17及背板单元18自上到下依序排列。显示器结构1可透过背光模块10提供发光源,将光能量投射至液晶面板12,即可使人们看见液晶面板12上的影像变化。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显示器结构1与背光模块10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且同时希望显示器结构1与背光模块10的厚度越来越薄。如图所示,前框11、液晶面板12、背光模块10具有固定的厚度,其组成的显示器结构1的厚度也因此而固定,不易有所变化。所以,为了使产品薄型化,背光模块10或平面显示器的制造工厂只好不断的重新开模,重新制造背光模板的结构以降低其厚度,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开发一种可适用于各种厚度的背光模块,使得显示器结构在逐渐变薄的前提下,其背光模块可以适用于任何厚度的显示器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有一扩散板、一背板单元、多个灯源及一增亮膜;其中,该扩散板包括有一出光面及一入光面,该出光面及该入光面分别位于该扩散板的相对两面;该背板单元设置于该扩散板的入光面侧,该背板单元包括有一底板部、一侧边部及至少一螺钉,该底板部上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孔洞,该侧边部上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互相对应而相邻,该螺钉可穿越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而锁合;这些灯源排列于该扩散板与该背板单元之间,使该背板单元容置这些灯源;该增亮膜平行该出光面而排列于该出光面侧;藉此,该背光模块可透过该第一孔洞、第二孔洞而调整薄厚。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每一灯源均平行该入光面。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多个灯源等间距排列。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多个灯源间两两互相平行。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有一反射片,该反射设置于灯源与该背板单元之间。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反射片平行该底板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有一导光板、一背板单元、至少一灯源、一增亮膜及一扩散膜;其中,该导光板包括有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至少一入光面,该出光面与反射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相对应两面,该入光面位于该导光板的侧边;该背板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反射面外侧,该背板单元包括有一底板部、一侧边部及至少一螺钉,该底板部上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孔洞,该侧边部上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互相对应而相邻,该螺钉可穿越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而锁合;该灯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侧;该增亮膜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侧;该扩散膜设置于该增亮膜与该导光板之间;藉此,该背光模块可透过该第一孔洞、第二孔洞而调整薄厚。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每一灯源均平行该入光面。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该背光模块更包括有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背板单元之间。
在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该反射片平行该底板部。
藉此,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其具有可改变结合位置的底板部与侧边部,因此可视需求改变结合的位置,藉以改变该背光模块及其使用的显示器结构之厚度;因此,可适应薄型化的趋势,可节省成本,非常方便。
为使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显示器结构与背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显示器结构与背光模块的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忆体单元及相关记忆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持久吸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