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输出电机传动一体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0457.4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领领;冒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领领;冒文娟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H02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电机 传动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电机传动系统,具体就是把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差速器集成于一体,用于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不断加深,新能源汽车正不断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它们的动力系统都离不开电动机、减速机构和差速器,但目前它们之间的联结还不够紧凑,会增加汽车自重,占据较大的空间,机械传动效率不够高,在布置上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较轻、占用空间少的双输出电机传动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转子轴中通的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差速器集成到一体的系统,结构紧凑,占用较少空间,提高机械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双输出电机传动一体化系统涉及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差速器。电机内部设置有缠裹着绕组的或永磁转子铁芯,转子铁芯轴设计为中通轴,其内部有传动半轴穿过,转子轴与传动半轴具有同一中心轴线,且两者间留有空隙,互相独立,旋转互不影响。行星齿轮机构连接于电机的转子轴输出端,其太阳齿轮为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作为主动件;四个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并与太阳轮和齿圈同时啮合,四个行星齿轮可以自转和公转;行星齿轮架与侧边的差速器壳体做成一体,作为从动件;齿圈被加工在右端壳体的内壁上,并与电机机身壳体通过螺栓固连成一体,作为固定件。
差速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差速器壳体与行星齿轮架做成一体,内部具有左、右行星锥齿轮,分别于左、右输出半轴通过花键连接,左输出半轴穿过电机转子空心轴与汽车左轮连接,右输出半轴与汽车右轮连接。(还有左、右等速万向节,其与左、右输出半轴的连接方式与传统形式一样)。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自身重量较轻的优点,同时还避免了传统传动系统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机械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输出电机传动一体化系统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进行说明,首先电机6正常通电,转子4运转,其通过太阳齿轮10带动四个行星齿轮8自转和公转,齿圈7固定,此过程实现降低转速和增大扭矩作用;公转的行星齿轮8带动行星齿轮架9转动,由于行星齿轮架9与差速器壳体16是一体的,所以差速器壳体16被带动旋转,转速和扭矩与行星齿轮架9相同;之后差速器壳体16带动其内部的行星齿轮轴13和两个行星齿轮15旋转,两个行星齿轮15同时具有自转和公转,并带动左锥齿轮14和右锥齿轮12,两锥齿轮分别带动左输出半轴24和右输出半轴19,把动力输出,此过程实现差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领领;冒文娟,未经李领领;冒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供暖电暖器
- 下一篇:一种多面取暖的电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