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氩弧焊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1015.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军;应杰;张宇;张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氩弧焊 数字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氩弧焊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金属加工制造工艺,因其具有其他连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在当今的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军工、航空、航天乃至核工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为核心的新一代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形成新型工业化浪潮,对焊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给焊接技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字化焊接电源开始问世。数字化焊接电源比模拟控制的焊接电源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控制精度,并为焊接电源的智能控制提供了可行性。传统的弧焊逆变电源采用模拟控制,弧焊逆变电源的核心是它的给定参数、控制器和PWM调制。在一般的模拟控制中这三部分都是由模拟式电子分立元件组成的,但是随着弧焊逆变电源功能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模拟控制的不足就逐渐显露出来:其一,采用模拟器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效率低,通用性差;其二,电路的调试周期长;其三,由于模拟器件的温度稳定性和老化问题,使得模拟控制的控制精度降低、可靠性下降。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实现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化逆变弧焊电源是新世纪弧焊电源发展的主流。
所谓数字化焊接电源就是以单片机(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CPLD/FPGA等数字化控制器件为控制核心取代电子式控制器件(比如微积分电路)
对逆变电源实施精确控制。数字化电源从提出到初步应用已有近十年历史,相对于传统模拟电源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精确、稳定性好。电源处在高频微处理器的精确控制之中,避免了模拟电源的参数飘移,温度稳定性差,反应速度慢等缺陷。
(2)节能降耗。科学分配功率输出,减少功率损耗,一些全数字焊机效率可达90% 以上。而且噪声污染大大降低。
(3)降低成本。数字化电源可以大幅度节省原材料(铜、硅钢片),并大量采用模块化的电力电子元件从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4)兼容性好。可以适应多种焊接条件,并可以对存储程序进行升级。
数字化弧焊电源,已经开始展现其独特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都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数字化焊接电源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某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己在这方面开展了工作。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在国内提出数字化焊机概念并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提出了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逆变埋弧焊机设计方案;上海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使用单机控制系统,采用DSP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华南理工大学提出了基于DSP的弧焊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系统,并讨论了应用前景。
根据目前的研究和使用情况来看,至今业界还没广泛接受,其设计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综合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仅处于单纯性的对主电路的数字化控制阶段,即现阶段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对焊接电压电流的精确控制阶段。其设计仍停留在单纯的“焊机”的稳
定性和精确性上面。数字电源所使用的强大的信息交换能力和事件控制能力被大量闲置,其应用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
(2)柔性化使用程度低,只在一些高要求的特殊行业(精密制造、军 、航天等)得到应用,性价比低,一般中小企业用户被拒之门外,。不能为用户提供相关固件扩展更新接口。
(3)跟不上现代制造业的信息化需要,没有进行网络化功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不能联网到虚拟测试与集成制造系统。不能实现在线控制、远程控制以及智能控制。
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弧焊电源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氩弧焊控制系统存在焊机无法进行远程通信,因而无法进行远程升级、远程疾病诊断、远程工艺参数控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机能进行远程通信,从而可以进行远程升级、远程疾病诊断、远程工艺参数控制的用于氩弧焊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1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式移动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电路板
- 下一篇:煮粥锅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