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感应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1812.X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谊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感应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感应开关领域,特别是一种触摸感应薄膜。
背景技术
触摸感应开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电磁炉、冰箱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触摸感应开关主要有点触式和薄膜式两种:
点触式:将面板进行成型避空设计,然后加装硬性点触式开关以实现触控功能。由于此种感应器为面板避空后加装开关,因而感应器的防潮性、防污性差,而且操作时需要直接操作者直接触碰到开关本身,会对产品的寿命造成影响;
薄膜式:在触摸面板的下方贴上感应式薄膜以实现触控功能。此种感应器实现功能时有感应探测距离的限制,若触摸面板或薄膜的原始结构设计不合理,则探测时就会有感应不灵敏的状况存在,影响产品的使用。
而且,上述两种开关都存在着组配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感应式薄膜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感应距离短,按键触摸感应的灵敏度高的触摸感应薄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触摸感应薄膜,包括触摸面板和导电线路层,所述触摸面板有两个面:触摸面和触摸面的背面;其特征在于:触摸面板为一层薄膜片材,在触摸面的背面印刷有一层图案符号层;所述导电线路层为在图案符号层外印刷的一层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线路及其电路引出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导电线路层外包覆有一层塑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在触摸感应薄膜的边缘有一段尾部导线,所述尾部导线为触摸感应薄膜触摸面板和导电线路层的延伸,所述电路引出线的末端集中在尾部导线的导电线路层上。
作为上述优选方式的一种改进,所述尾部导线采用S型折弯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
a) 在薄膜片材的背后印刷一层导电线路,使得触摸感应薄膜的感应探测距离变短,提升了产品感应探测的灵敏度;
b) 对尾部导线采用S型折弯结构,使得可以用最短的线路将触摸感应薄膜的导电线路层置于开关的最底部,便于组配连接;
c) 将导电线路层与图案符号上下重叠对应,使得操作时可以获得更加灵敏的触控感应效果;而且,按照图案符号的指示便能精确地操作触摸感应薄膜,能避免盲目操作,从而延长产品的寿命;
d) 在导电线路层外包覆一层塑胶层,使整个触摸感应薄膜形成一体化结构,其防潮性、防污性得到提升;
e) 整体的触摸感应薄膜的结构简单,节约了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薄膜第一实施方式的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薄膜第二实施方式;
图3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尾部导线的S型折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薄膜第一实施方式的层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薄膜,包括触摸面板和导电线路层;触摸面板1为一层薄膜片材,所述触摸面板有两个面:供触摸感应时触摸用的触摸面11和其背面(图上未显示);在触摸面11的背面印刷有一层图案符号21形成图案符号层2;所述导电线路层为3在图案符号层2的基础上印刷的一层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线路31及其电路引出线32。其中,图案符号21与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线路31上下重叠对应。
还可以在导电线路层3外包覆一层塑胶层4,以达到一体化的结构,提升触控感应薄膜的防污能力。
图2显示的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薄膜第二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触摸感应薄膜的边缘有一段尾部导线5,所述尾部导线5为触摸感应薄膜的触摸面板1和导电线路层3的延伸,所述电路引出线32的末端集中在尾部导线5的导电线路层3上。
图3显示的是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尾部导线的S型折弯结构图。如图所示,当需要组配连接触摸感应薄膜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将尾部导线5旋转180°后连接。但是此种连接方式需要尾部导线5有足够的长度以及需要足够的组配空间,因而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尾部导线5为S型折弯的结构,将尾部导线5向触摸面板1的触摸面11的背面的方向进行S型折弯,经过S型折弯后的尾部导线5的最外层为其导电线路层3,使得尾部导线5的连接非常方便,并且节约了成本。
制备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薄膜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1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斯滤波器实现电路
- 下一篇:一种石油管道系统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