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方便充放气的充气伞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2285.4 | 申请日: | 201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9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瑞东 |
主分类号: | A45B19/02 | 分类号: | A45B19/02;A45B3/00;A45B25/18;A45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放气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尤其涉及充气伞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伞都是由伞面、支撑伞面的伞架与伞柄组成。其缺点是:伞架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现有的充气伞都是不带有充气装置的独立伞体,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随时方便进行充放气的充气伞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充气伞体和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与充气伞体的伞柄下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打气筒上端连接有伞套,充气伞体顶部设置有与伞套匹配的盖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打气筒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均设置在打气筒的长度方向上,并且进气阀上连接有放气杆,放气杆一端与出气阀接触但不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打气筒侧壁设置有固定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充气伞体是由薄膜制成的,所述的打气筒是由橡胶制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打气筒与充气伞体的伞柄下端连接,为充气伞方便地充放气提供条件,并且由于打气筒上连接有伞套,可将排空气体时的充气伞装入,便于使用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充气伞体充满气体时的一种状态。
图2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充气伞体排尽气体后装入伞套内的一种状态。
图3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充气伞体打气筒的剖面结构。
1:打气筒;11:进气阀;12:出气阀;2:伞套;3:放气杆;4:充气伞体;5:盖子;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包括充气伞体4和打气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1与充气伞体4的伞柄下端连接。所述的打气筒1上端连接有伞套2,充气伞体4顶部设置有与伞套2匹配的盖子5;所述打气筒1的进气阀11和出气阀12均设置在打气筒1的长度方向上,并并且进气阀11上连接有放气杆3,放气杆3一端与出气阀12接触但不相连;所述的打气筒1侧壁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的充气伞体4是由薄膜制成的,所述的打气筒1是由橡胶制成的。
所述的放气杆3可稍微露出打气筒底部1至2公分,以方便放气。所述的固定杆3主要对打气筒1起到支撑作用。
使用过程中,如附图1所示,挤压打气筒1时(如图3),进气阀11闭合,出气阀12打开,气体进入充气伞体4内;松开打气筒1时,进气阀11打开,出气阀12闭合,重复上述过程至充气伞体4成型;收伞时,用手挤压放气杆3,使进气阀11和出气阀12同时打开,使充气伞体4气体放出,至充气伞体4内气体完全排尽后,将充气伞体装入伞套2内,盖上盖子5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瑞东,未经郑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