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梁起重机的平衡小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2856.4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章;杨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特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2 | 分类号: | B66C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1905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起重机 平衡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梁起重机的平衡小车。
背景技术
通常葫芦双梁起重机的小车均为四轮布置,车架与起重机的端梁下端固定连接,小车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在两条主梁轨道运行。由于两主梁轨道及小车架制作产生的误差虽满足标准要求,但仍存在小车在轨道运行时“三条腿”的现象。即:四个车轮中有一个车轮的着力点不在运行轨道的上表面(悬空现象),且悬空车轮不唯一。此现象在小车较轻时尤为突出,极易造成车轮脱轨等事故发生。另外,悬空的车轮易造成与它同侧的车轮轮压过大,长时间磨损轴承,使轴承过早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双梁起重机的平衡小车。调整小车的四个车轮使其全部落着在轨道上,均匀四个车轮的轮压,避免出现一个车轮悬空现象,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梁起重机的平衡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轴、偏心车轮轴、车架以及用于支撑车架的两组前、后车轮,所述两个前车轮分别与偏心车轮轴键接,所述偏心车轮轴通过轴承支承在车架下部, 所述两个偏心车轮轴分别与中间连接轴的两端连接。
所述偏心车轮轴的轴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中间连接轴两端的凸块配合。
所述偏心车轮轴的偏心距为3mm至6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安装,成本低廉,利用凸轮原理,有效的避免了一个车轮悬空现象,当两条轨道上表面出现高低差时,通过中间连接轴连接的两个车轮随小车自身重量及载荷作用自动调节两个车轮,使得四个车轮始终着力在轨道的上表面。有效的避免了车轮脱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连接轴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偏心车轮轴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中间连接轴;1-1、凸块;2、偏心车轮轴;2-1、凹槽;3、车架;4、前车轮;5、后车轮;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双梁起重机的平衡小车,包括中间连接轴1、偏心车轮轴2、车架3以及用于支撑车架的两组前、后车轮4、5,所述两个前车轮分别与偏心车轮轴2键接,两个偏心车轮轴尺寸相同,安装车轮部位轴线与安装中间连接轴的轴线为偏心。所述偏心车轮轴通过轴承6支承在车架下部,所述两个偏心车轮轴分别与中间连接轴1的两端连接。所述偏心车轮轴的轴端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与中间连接轴两端的凸块1-1配合,中间连接轴主要起到装配方便的作用,中间连接与两个偏心车轮轴插接。所述偏心车轮轴的偏心距为3mm至6mm,优选为5mm最佳。车轮偏心轴装配时呈相差180°状(既:两车轮踏面着力点不在一水平面上)。装配后的小车四车轮在两条轨道上表面出现高低差时,此两车轮随小车自量及载荷作用自动调节车轮,四个车轮着力点始终作用在轨道上表面。从而使小车平稳运行。避免了车轮脱轨等事故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特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特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连杆电动千斤顶
- 下一篇:防尘电梯的防尘门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