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2913.9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衬套 垫圈 铆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涉及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
背景技术:
控制臂前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需要套装上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中心孔内套装有中心套,中心套两端分别伸出橡胶衬套外。中心套的伸出端套装有垫圈。已有技术中,将垫圈套装到中心套的伸出端均是通过手工完成,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因此,需要一套专用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包括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有上、下底板,上、下底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导套和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的下表面以及下底板的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凸模单元包括有固定在上底板或下底板上的模座,所述模座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固定套装有柱形的凸模,所述凸模外部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交接部位设有锥形过渡部。
所述的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包括有固定在上底板下表面或下底板上表面的内模座,内模座上固定有外模座,内、外模座上开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套装有凸模;所述内、外模座之间夹装有聚氨酯垫块。
所述的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凸模单元上的凸模之间夹持有橡胶衬套。
所述的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固定有限位柱。
所述的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凸模单元上的凸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操作前,先将垫圈分别套装在两个凸模上。操作时,先将橡胶衬套上中心套的下部套在下底板上的凸模上。接下来,启动压力机,使上底板下移,上底板下移过程中,上底板上的凸模不断插入所述中心套的上部。随着上底板的不断下移,橡胶衬套两端分别抵压在对应的垫圈上,使垫圈分别移向凸模上的锥形过渡部。由于锥形过渡部对垫圈的扩孔作用以及上底板的不断下移,最终垫圈被套装在所述中心套上对应的两端,实现橡胶衬套与垫圈的铆接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橡胶衬套与垫圈的铆接效率,满足了企业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橡胶衬套与垫圈铆接工装,包括有模架,所述模架包括有上、下底板1、2,上、下底板1、2的相对面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导套3和导柱4,上底板1的下表面以及下底板2的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凸模单元包括有固定在上底板1或下底板2上的模座,模座包括有固定在上底板1下表面或下底板2上表面的内模座5,内模座5上固定有外模座6,内、外模座5、6上开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套装有凸模7。凸模7外部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交接部位设有锥形过渡部8。所述内、外模座5、6之间夹装有聚氨酯垫块9。两个凸模单元上的凸模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个凸模7之间夹持有橡胶衬套10。操作时,要先将垫圈11套在凸模7上。下底板2上固定有限位柱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2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粉煤灰生产钾钙玻璃的方法
- 下一篇:两种拉丝炉的复合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