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3709.9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尧;黄弈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冲刷 植生边坡 生态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用于施工期和运营期预防强降雨冲刷的边坡生态防护。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边坡绿化等防护方式,在边坡施工刚完成的一段较长时期,由于边坡表面尚未形成植被防冲刷保护层,往往使边坡在强降雨时受到雨水的冲刷、雨水入渗影响而发生坡面土壤的大量流失以及滑坡、崩塌事故,在干旱季节则由于坡面水分蒸发而影响坡面植被的生长。因此为满足强降雨气候条件下边坡的稳定以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植被的有利生长,需要研究一种具有防雨水冲刷、防强降雨入渗而又能适合植被生长的坡面生态防护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坡面绿化方式容易在强降雨条件下冲刷破坏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雨季防冲刷、又能适合植被生长的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一种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防护膜、边坡,所述边坡上设有深度约10-30cm的、垂直于所述坡面的多个沟槽,相邻所述沟槽间距为160-230cm,所述防护膜的一侧埋入一沟槽中,另一侧埋入相邻一沟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膜用钉、锚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坡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膜为幅宽为200-250cm的植生土工布或植生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膜表面覆盖有厚度为0.5-2cm的植壤土层。
采用上述方案,当本实用新型的植生土工布铺设在边坡表面后,由于覆盖在边坡表面的土工布不仅适合植被的生长,而且土工布能够阻止其下土壤颗粒的流失,因此土工布覆盖层形成的防冲刷结构能够避免或减少强降雨冲刷坡面土壤,保持边坡施工完成后的稳定和生态绿化。
附图说明
图1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 A处的放大图。
图3为 本实用新型铺设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3:1---防护膜,2---沟槽,3---植壤土层,4---土钉,5---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可防雨水冲刷的植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防护膜1、边坡5,所述边坡5上设有深度约10-30cm的、垂直于所述坡面的多个沟槽2,相邻所述沟槽2间距为160-230cm,所述防护膜1的一侧埋入一沟槽2中,另一侧埋入相邻一沟槽2中。所述防护膜1用钉、锚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坡面5上。所述防护膜1为幅宽为200-250cm的植生土工布或植生带。所述防护膜1表面覆盖有厚度为0.5-2cm的植壤土层3。
如图1所示,施工安装时,根据坡面5植被的要求平整坡面5后,沿坡高每隔160~230cm在水平方向开挖垂直于坡面的沟槽2,沟槽2深度10-30cm,然后把防护膜1宽度一侧与沟槽2深度尺寸相当的部分埋入沟槽2并回填土壤压实,防护膜1的另一侧拉直平整覆盖于边坡5表面后,再将防护膜1下端埋入下一沟槽2中,并回填土压实,再用土钉4进一步将防护膜1固定于坡面5。然后在防护膜1本体表面覆盖厚度0.5-2cm的植壤土层3,其上可生长植物并形成防冲刷层;该防护膜1覆盖层形成的边坡2表面能够快速的植被绿化。当本实用新型的植生防护膜1铺设在边坡2表面后,由于覆盖在边坡表面的防护膜1不仅适合植被的生长,而且防护膜1能够阻止其下土壤颗粒的流失,因此能够避免强降雨对坡面土壤的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3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排烟气通道的液封止回器
- 下一篇: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