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通坡口机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3724.3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源石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46005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坡口机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三通坡口机夹具。
背景技术:
在机床加工中,管、轴类零件最为常见,由此带来的装夹问题也尤为复杂。加工三通管时更需三方位固定,要求三管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任何一方的松动和受力不均,都会引起加工误差,甚至报废产品,通常一般的管、轴零件的装夹多用螺栓固定,需人工拧紧,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坡口机夹具,其能给坡口机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便于坡口机在该平台上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坡口机夹具,包括上、下模盖和两个拉杆,所述拉杆由扣杆和拉杆柱构成,扣杆下端铰接在拉杆柱上端,拉杆柱穿过下模盖,拉杆下端固定在拉杆横梁上;所述两个拉杆柱之间设油缸,所述油缸两端分别与下模盖和拉杆横梁连接;所述上、下模盖的后端铰链连接,上、下模盖上设三通管卡槽,所述上模盖的前端设吊钩。所述下模盖上设有与机架相连的螺钉孔。在铰链处的上、下模盖上留有圆角。
上、下模盖预留的空间刚好与三通管的孔径相吻合,与三通管径一一对应,上、下模盖的开合是通过铰链的旋动;下模盖钻有螺钉孔,可与机床固定,消除工件的相对运动;扣杆挂住吊钩后,推力是由油缸提供,既可靠又迅速,而且不会因受力不匀损伤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有效、可靠的固定工件,夹具与三通坡口机之间无相对运动,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大大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装夹便利,可有效消除人为的装夹隐患。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横梁;2.拉杆柱;3.扣杆;4.下模盖;5.铰链;6.上模盖;7.油缸;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模盖6、4和两个拉杆,拉杆由扣杆3和拉杆柱2构成,扣杆3下端铰接在拉杆柱2上端,拉杆柱2穿过下模盖4,拉杆下端固定在拉杆横梁上。两个拉杆柱之间设油缸7,油缸7两端分别与下模盖4和拉杆横梁1连接;上、下模盖的后端通过铰链5连接,上、下模盖上设三通管卡槽,上模盖的前端设吊钩8。下模盖上设有可与机架相连的螺钉孔。在铰链处的上、下模盖上留有圆角。
当把三通管放在下模盖上4后,通过铰链5,手动旋合上模盖6,手动扣杆3挂住上模盖6上的焊接吊钩8,拉杆横梁1和两个拉杆柱2也是焊接在一起的,当油缸7推动拉杆横梁1向下运动时,拉杆柱2会连动,从而扣杆3也跟着向下运动,从而咬合上、下模盖,达到夹紧三通管的目的。下模盖4的底部钻用螺钉孔,穿上地脚螺栓后可以固定在机床上,从而消除夹具的相对运动;为了方便上、下模盖的开合,在铰链5处的上、下模盖留有圆角,在夹具的背面留有不完全的圆弧;吊钩8的沟槽设计刚好是为了满足扣杆3上销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源石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源石油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3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侧面护枕的汽车座椅头枕
- 下一篇:管卡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