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6064.4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3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强;陈凤艳;游鑫荣;华文财;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00 | 分类号: | A01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喂入 收割机 秸秆 抛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粉碎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全喂入收割机的秸秆粉碎后抛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喂入收割机工作的时候,其脱粒后产生的秸秆是需要被粉碎后抛出收割机的,这样直接将秸秆粉碎的好处是一个避免了以往农民嫌弃粉碎秸秆麻烦而直接焚烧产生的烟雾和火灾危险,还有一个就是粉碎后的秸秆能够肥田,增加土壤的肥力,起到增产的作用。
现有的全喂入收割机在抛洒粉碎秸秆的时候,其抛洒出来的秸秆在田地里面不是分散开来的,是随着收割机的向前运动秸秆聚集成条状,这样就是还需要人工将秸秆分散开来,而人工分散的秸秆一个是比较费力,要消耗人工,还有就是分散的不是很均匀;另外需要人工再次分散秸秆,使得被收割田地的农民认为收割机的功能并不是很好,影响收割机的生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粉碎后抛洒装置,其结构简单、抛洒秸秆的效果好,能够使得秸秆被抛洒后均匀的分散开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包括滚筒、带动滚筒转动的传动轴,所述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均布固定有至少4列以上偶数个分料装置,相邻的两个分料装置交错排列,所述的每一个分料装置由至少4个分料板构成。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固定在滚筒上的每一个分料装置的正投影均和所述滚筒的中心轴线成一个向一侧倾斜的夹角a,且相邻的分料装置倾斜的方向相反。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的夹角a的范围为30°≤a≤60°。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的夹角a为45°夹角。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的每一个分料板焊接固定在所述滚筒上。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的至少四个分料板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滚筒上。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的传动轴两端露出所述的滚筒,且安装有两个轴承,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滚筒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链轮。
所述的全喂入收割机用的秸秆抛洒装置,所述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均布固定有6列分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抛洒装置,因为其分料装置是多个,且相邻的分料置是反向排列的,所以在分料的时候是和以往不一样的,以往都是向一个方向分料,而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是一个分料装置向一个方向分料,而与之相邻的分料装置则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分料,如此反复循环,就使得分出来的秸秆十分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和分料装置固定在一起的结构图,其中分料装置为四个,构成分料装置的分料板为4个;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分料装置的数量为4列;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分料时滚筒处于原始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分料时滚筒转动90度时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分料时滚筒转动180度时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分料时滚筒转动270度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收割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装置和传动轴的轴线成60°夹角示意图;
图7a为图7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装置和传动轴的轴线成30°夹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8a为图8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立体图,其中分料装置的数量为6列;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料装置的数量为6列。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猪肉品质的生猪养殖方法
- 下一篇:活体水产动物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