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外RRU和BBU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6234.9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芦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外 rru bbu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外RRU和BBU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局外射频拉远模块(Remote RF Unit,RRU)通常安装于高塔、偏僻的山地等处。对于维护人员来说,通常要爬上高塔进行维护、检测。从而给检测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并且有一定的危险。另外,在检测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时,需要将待检测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拆卸下来,从而导致维护工作繁琐且难度大,同时也导致维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外RRU和BBU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局外RRU和BBU检修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局外RRU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和第一无线模块(102):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2)设置于所述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外部接口相连。
一种局外BBU运行状态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201)和第二无线模块(202):
所述第二无线模块(202)设置于所述室内基带处理单元(201)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室内基带处理单元(201)的外部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在地面上实现了RRU的运行状态检测并能修复RRU的软件和版本问题。这不仅免去了爬塔的危险,增强了用服人员 的安全,也使得维护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局外RRU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进行RRU运行状态检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局外BBU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局外RRU运行状态检测装置,具体包括: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和第一无线模块102。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2设置于所述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外部接口相连。
使得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通过第一无线模块102与便携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传输,并将自身运行状态发送至便携设备。
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存储介质103,该第一存储介质103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2连接,用于存储验证所述便携设备的验证密码。
为了,为了提高设备安全性,该第一存储介质103为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内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
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2使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与便携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传输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2主要通过无线保真WIFI方式或蓝牙方式与便携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传输。
为了方便第一无线模块102向便携设备发送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述外部接口为状态检测接口,所述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通过第 一无线模块102将自身状态检测结果发送至便携设备。
如图1A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装置对局外射频拉远模块运行状态检测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步骤1A01,当要检测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的运行状态时,便携设备运行便携设备中的维护软件向局外射频拉远模块101中设置的第一无线模块102发起网络连接;
步骤1A02,通过第一存储介质103对所述便携设备进行密码校验,如果密码错误则此次通信结束,如果密码正确则建立起通信网络。
步骤1A03,便携设备中的维护软件发起检测命令。
步骤1A04,局外RRU101接收到检测命令后,对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第一无线模块102将状态检测接口输出的检测结果发至便携设备中的维护软件。
步骤1A05,便携设备中的维护软件进行检测结果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