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球笼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8122.7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春;徐建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6 | 分类号: | F16D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球笼 差速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内球笼插入差速器后,一般都是采用卡簧在差速器和内球笼的卡簧槽内限位连接来防止差速器的脱落。但是一旦内球笼插入差速器,卡簧插入卡簧槽之后,卡簧对内球笼和差速器的轴向进行了紧密的限位,这样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就很不方便。现在内球笼和差速器典型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球笼1、差速器2,内球1包括钟形罩3、三柱轴4,内球笼1插入差速器2后,采用卡簧10卡在差速器的右侧来限位,防止内球笼从差速器上脱落。但是采用卡簧进行限位还需要在内球笼的连接轴上和差速器上加工卡簧槽,当要将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时,需要先拆卸下卡簧,而卡簧在卡簧槽内连接一般比较紧密,拆卸下卡簧并不容易,所以说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球笼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它能方便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球笼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内球笼、差速器,内球笼包括钟形罩、三柱轴,所述钟形罩包括传动轴、和传动轴一体的连接轴,连接轴的直径小于传动轴,连接轴上设有外花键,差速器内设有与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连接轴插接在差速器内,钟形罩内底部和三柱轴端部之间设有限位压簧。连接轴的直径小于传动轴,连接轴插接在差速器内后,差速器的一侧靠传动轴进行限位。而差速器是固定在车身上的,在钟形罩内底部和三柱轴端部之间设有限位压簧,限位压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而三柱轴是跟其它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这样限位压簧就顶住钟形罩的内底部,连接轴就跟差速器紧紧连接在一起轴向被很好地限位住了。因为在靠近连接轴端面没有卡簧,要将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时,只要向三柱轴方向推动钟形罩增加限位压簧的压缩量就可以了,拆卸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三柱轴和限位压簧之间设有压簧托盘,压簧托盘的底部向上呈弧形凸起,限位压簧的一端设在压簧托盘内,三柱轴和压簧托盘接触的端面和压簧托盘的弧形底面配合。压簧托盘方便限位压簧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钟形罩内底部设有和限位压簧配合的盲孔。钟形罩内底部的盲孔方便限位压簧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内球笼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球笼,2、差速器,3、钟形罩,4、三柱轴,5、传动轴,6、连接轴,7、限位压簧,8、压簧托盘,9、盲孔,10、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内球笼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参见附图2),包括内球笼1、差速器2,内球笼1包括钟形罩3、三柱轴4,所述钟形罩3包括传动轴5、和传动轴5一体的连接轴6,连接轴6的直径小于传动轴5,连接轴6上设有外花键,差速器2内设有与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连接轴6插接在差速器2内,钟形罩3内底部和三柱轴4端部之间设有限位压簧7。钟形罩3内底部设有和限位压簧7配合的盲孔9。三柱轴4和限位压簧7之间设有压簧托盘8,压簧托盘8的底部向上呈弧形凸起,限位压簧7的一端设在压簧托盘8内,三柱轴4和压簧托盘8接触的端面和压簧托盘的弧形底面配合。三柱轴一端顶住压簧托盘,另一端连接其它的连接件,差速器固定连接在车身上,而限位压簧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再加上传动轴的直径大于连接轴的直径限位住了差速器的一侧,这样内球笼的连接轴就被紧紧地限位住了。设计时要考虑好限位压簧装配时的压缩长度和预紧力,以保证内球笼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会脱落、三球销往滚道底部滑动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滑动阻力。要将内球笼从差速器上拆卸下来时,只要推动钟形罩,增加限位压簧的压缩量就可以将内球笼拆卸下来,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8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电子控制模块的批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凉帽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