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8859.9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霆;戴礼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药 化肥 残留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中国人粮食供应问题,现代快速催生养殖技术的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了中国大多数人的肉食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从解决温饱的需求发展成为解决生活质量的需求,饮食健康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的发展使化肥、农药和化学养殖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化肥、农药、养殖催生催长激素和抗生素在动植物体内的残留量越来越高,这些残留物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病从口入,目前人类的各种疾病如癌症等顽疾,都与食品中各类化肥、农药、激素和抗生素残留物有关。为此国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尝试,制定了化肥农药替代战略,目的是最大程度生产有机食品,保证百姓生活安全。但是,从中国目前的平均经济条件来看,有机食品还只是富裕人群的选择,大多数人群还只能依赖常规食品。因此,只有解决了常规食品的安全健康问题,才能真正使百姓的生活安全健康,实现国家富民健康工程的目标。所以,消除常规食品中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以及其它有害物资的残留物,成为保证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结构简单,消除率高,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无毒副作用,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农药及化肥残留物消除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微小气泡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微小气泡发生器,微小气泡发生器通过水管分别连接水槽内下部的抽水管和曝气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消除率高,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无毒副作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臭氧发生器;2、微小气泡发生器;3、水管;4、水槽;5、抽水管;6、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农药及化肥残留物消除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和微小气泡发生器2,所述臭氧发生器1连接微小气泡发生器2,微小气泡发生器2通过水管3分别连接水槽4内下部的抽水管5和曝气头6。
使用时,在水槽4内装满清水,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1生成臭氧提供给微小气泡发生器2,微小气泡发生器2利用抽水管5抽入清水作为气泡载体,制造臭氧微小气泡,通过曝气头6把臭氧微小气泡输入到水中,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溶液。臭氧水溶液制备完成后,把装满蔬菜、瓜果、稻谷等食品的筐置入水池中直至完全被臭氧水溶液浸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完成农药、化肥等有害残留物的消除。一般叶类蔬菜解毒时间为20-30分钟,稻谷解毒时间为15分钟,根茎类植物、水果和肉类食品解毒时间为40分钟到1小时。稻谷类必须在食用前进行解毒。
本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中使用的臭氧发生器1,可以是电解水臭氧发生器,也可以是氧气源臭氧发生器。通过对臭氧发生器1产生的臭氧量和臭氧浓度调控,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中有毒物质残留的消除比例。
本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对于叶类蔬菜可以消除80%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对于根茎类蔬菜和瓜果,可以消除50%左右的化肥和农药残留,还可以用于消除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鱼类等食品的激素、抗生素残留物,消除率不低于50%。
本农药及化肥残留消除装置的原理为: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残留物一般在细胞间隙中,不进入细胞体内。把臭氧发生器1产生的臭氧输入微小气泡发生器2,微小气泡发生器2把臭氧压缩成极微小的气泡,气泡的直径为0.5微米-50微米之间,并且把高能量加载在气泡上,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使臭氧溶解度由常规的4ppm提高到了微小气泡状态的20ppm以上;高能的臭氧(含溶解臭氧和微小气泡)在能量作用下,大量透过食物表皮进入食物细胞组织结构中,在细胞组织结构中的细胞间隙之间快速游走并捕捉残余的有害物质,捕捉后立即氧化分解有害物质,分解物一般为水和各种小分子的无害物质,能量的作用促使氧化分解过程加速从而消除食品有害物质残留物。本解毒过程需要在水环境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8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充电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