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厢连接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9032.X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王权;游敏;粟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B62D2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货厢连接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型汽车,货厢与驾驶室的关系有两种,第一种是货厢整体装配在车架上,为独立结构,即驾驶室与后部的货厢断开,各自独立,此种结构至少有如下不足:整车造型缺乏整体美感,货厢载货空间小,同时货厢单独加装货厢前板,使整车重量大,增加工装,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第二种是货厢的前部直接与驾驶室后围相连,即将货厢安装在车架上,货厢的边板前端也通过安装螺栓或者条状板与驾驶室后围固定连接,由于货厢边板与驾驶室后围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受力集中部位,因此现有的条状板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开裂、断裂等;此外,由于对货厢边板与驾驶室后围板上均采用螺钉等连接,从而会造成货厢边板的拆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方便拆卸的货厢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货厢连接板,其要点是:包括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和货厢边板插接部,在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和货厢边板插接部之间设有中部弯折部,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货厢边板插接部的宽度,并所述中部弯折部与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连接端的宽度到该中部弯折部与所述货厢边板插接部连接端的宽度由大到小逐渐过渡。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采用螺钉固定在驾驶室后围板上,而货厢边板插接部插接在货车边板的插槽内,再通过销子固定,故而需要拆卸时,拔掉销子就可以直接拆卸,同时,将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一端大一端小的三角形结构,即中部弯折部与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连接端的宽度到该中部弯折部与所述货厢边板插接部连接端的宽度由大到小逐渐过渡,使本实用新型形成三角筋结构,三角筋的好处在于,相当于拥有两条加强筋,故而强度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从而让驾驶室后围板与货厢边板的连接更加可靠。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很好的避免了传统采用条状板进行连接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开裂、断裂等缺陷。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货厢边板插接部以及中部弯折部一体冲压成型,一体成型只需一副模具即可实现,避免了采用多副模具生产带来的高成本,也避免了多个部件进行组装带来的强度不够等缺陷。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与驾驶室后围板的固定更可靠,在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上开有两个螺栓安装孔。
在所述中部弯折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筋槽,设置筋槽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强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驾驶室后围板和货厢边板的连接更加可靠、方便拆卸;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货厢连接板,由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货厢边板插接部2以及中部弯折部3构成,在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和货厢边板插接部2之间设有中部弯折部3,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货厢边板插接部2以及中部弯折部3一体冲压成型,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的宽度大于所述货厢边板插接部2的宽度,并所述中部弯折部3与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连接端的宽度到该中部弯折部3与所述货厢边板插接部2连接端的宽度由大到小逐渐过渡。
结合图1和图2还可以看出:在所述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上开有两个螺栓安装孔1a;在所述中部弯折部3沿长度方向设有筋槽3a,从而使得中部弯折部3的筋槽3a两侧形成两条加强筋,故而较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使用的:由于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上开有两个螺栓安装孔1a,采用螺钉将驾驶室后围板固定部1固定在驾驶室后围板上,在货厢边板上设置插槽孔,将货厢边板插接部2插接在货厢边板的插槽孔内,再通过销子在货厢边板外侧进行固定,需要拆卸时,拔掉销子就可以直接将本实用新型拆卸下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后备胎固定结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前舱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