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支承深孔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510.7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群;郝文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支承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孔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回转支承深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的大型轴承,一般在其套圈上都有自带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在对应主机上。因此安装孔的加工就非常重要,安装孔的位置度正确是保证轴承安装的首要条件。现在一般回转支承安装孔的加工都是采用普通摇臂钻床划线钻孔,孔位置度差、孔壁粗糙、钻深孔时还会造成孔倾斜,并且钻深孔时排屑困难,容易造成钻头折断,孔壁划伤,整体效率偏低。为解决此类轴承深孔加工的困难,提高生产效率,特探索一种高效优质的方法-对接法,来满足生产要求。对于长径比大于7倍的孔,一般很难数控直接钻成,甚至在长径比大于10倍时,钻头的刚性较弱,不能进行数控加工。此方法能充分利用数控高速钻的高效和精度高的特性,既保证产品的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大型回转支承端面深孔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支承深孔加工装置,对于长径比大于7的通孔,通过改变加工方式,增加辅助装置,采用一面孔钻好后以定位销定位,另一面对接钻孔,使加工时所用钻头的长径比减小,钻头刚性增强,加工时排屑顺畅,不易折断,加工出的孔壁光洁度好,孔径统一,能充分提高数控高速钻的工效和精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支承深孔加工装置,是由:工件,定位销,垫板,第一压紧螺栓及螺母,第二压紧螺栓及螺母,压板,支撑构成;机床工作台的上方设置垫板,垫板的上方设置圆环形的工件,工件与垫板对应预留有孔,孔中设置定位销;
垫板的一侧与机床工作台对应预留有孔,孔中设置第一压紧螺栓及螺母;机床工作台上的垫板内侧设置支撑,支撑的上端设置压板在工件内侧的凸起上;压板与下方的机床工作台上对应预留孔,孔中设置第二压紧螺栓及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1.垫板放置于数控机床工作台上,通过压紧螺栓及螺母固定;所加工工件放于垫板上,通过压紧螺栓及螺母及压板、支撑固定。加工孔深度至少为全长的1/2。
2.取下工件后在对应固定的垫板钻三个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相同直径尺寸的孔,做为工件翻面后的定位销孔。
3.以间隙不大于0.03mm的定位销,定位好翻面后的工件,按1步的程序加工,钻通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此方法轻易的完成深孔的对接,满足孔的位置度要求。本装置和加工方法适用于长径比大于7的大型回转支承通孔数控加工,且孔为圆周阵列均布或孔以中心线对称,加工出的安装孔位置度、孔径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验证:通过对轴承130.55.1647.03外圈安装孔加工,孔径为φ36,孔深402,长径比402/36=11.17;按方案先加工A面孔,钻孔深度为210,翻面定位后钻通。测量知:正反两面的孔位置度均不大于0.10mm,满足设计要求;孔内光洁度高,无划伤现象,均可由直校棒顺利通过,说明对接孔的同心度重合。验证了此方案和装置的科学高效、准确可行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工件1,定位销2,垫板3,第一压紧螺栓及螺母4-5,第二压紧螺栓及螺母6-7,压板8,支撑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机床工作台的上方设置垫板3,垫板3的上方设置圆环形的工件1,工件1与垫板3对应预留有孔,孔中设置定位销2;
垫板3的一侧与机床工作台对应预留有孔,孔中设置第一压紧螺栓及螺母4-5;机床工作台上的垫板3内侧设置支撑9,支撑9的上端设置压板8在工件1内侧的凸起上;压板8与下方的机床工作台上对应预留孔,孔中设置第二压紧螺栓及螺母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交互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机通用控制器和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