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热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9728.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漳胤;刘垒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热管,尤指一种用于电子发热源的导热作用的薄型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将热管(Heat Pipe)应用在电子产品的发热源的导、散热,可有效地克服热量日益升高的电子发热源问题,是以将此热管取代以往仅由散热片所构成的散热结构,显然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在电子产品往轻、薄、短、小的前提下,电子发热源的使用空间和环境受到相当程度的拘限,是以如何对热管的结构进行创新改良,则是本创作人所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热管,主要包括一圆形管体、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在圆形管体的内部具有一容腔;毛细组织布设在容腔内且与管体的内表面相互贴接;工作流体则填注在容腔内并蓄积在毛细组织,如此以得一热管结构。
然而,现有的热管由于外形呈一圆管状,对于日益薄型化的电子产品并不适用。另其毛细组织为单一型态的结构,在毛细组织密度大的情况下,将令受热后的内部气体流出速度太快,而造成受热区域的干烧(dryout)现象;另外在毛细组织密度小的情况下,将令受热后的内部气体流出速度太慢,而造成导热效能不佳等诸多不良问题,而待加以克服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其藉由对各毛细组织进行迭置和配设,而能够提高内部气体的流动速度及内部液体的回流速度。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包括一扁平状管体、一第二毛细组织、一第三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该扁平状管体具有相互对应的二壁板及由该二壁板所围设形成的一容腔,在每一该壁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毛细组织;该第二毛细组织容置在该容腔内部并且覆盖在其中的一该第一毛细组织上方;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长条体,其容置在该容腔内部并且被夹掣在该第二毛细组织和另一该第一毛细组织之间;该工作流体填注在该容腔内。
实施时,该第一毛细组织为形成在该壁板的多槽沟、光滑面或部分槽沟和部分光滑面组合。
实施时,该第二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编织网。
实施时,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粉末烧结元件或一纤维束。
实施时,该第一毛细组织为形成在该壁板的多槽沟,该第二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线编织网,该第二毛细组织的密度高于该第一毛细组织的密度。
实施时,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粉末烧结元件,该第三毛细组织的密度高于该第二毛细组织的密度。
实施时,在该第三毛细组织的两侧边和该二壁板之间围设形成有二气体通道。
实施时,该扁平状管体由一圆形管经打压加工而形成。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包括一扁平状管体、一第二毛细组织、一第三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该扁平状管体具有相互对应的二壁板及形成在该二壁板之间的一容腔,该二壁板和该容腔的纵向高度小于1.5公厘,在每一该壁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毛细组织;该第二毛细组织容置在该容腔内部并且覆盖在其中的一该第一毛细组织上方;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长条体,其容置在该容腔内部并且被夹掣在该第二毛细组织和另一该第一毛细组织之间;该工作流体填注在该容腔内。
实施时,该第一毛细组织为形成在该壁板的多槽沟、光滑面或部分槽沟和部分光滑面组合。
实施时,该第二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编织网。
实施时,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粉末烧结元件或一纤维束。
实施时,该第一毛细组织为形成在该壁板的多槽沟,该第二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编织网,该第二毛细组织的密度高于该第一毛细组织的密度。
实施时,该第三毛细组织为一金属粉末烧结元件,该第三毛细组织的密度高于该第二毛细组织的密度。
实施时,在该第三毛细组织的两侧边和该二壁板之间围设形成有二气体通道。
实施时,该扁平状管体由一圆形管经打压加工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其对各种不同密度的毛细组织进行层迭和区隔出气体通道,其中第一毛细组织的密度大具有提供汽化后的气体快速流出;第二毛细组织密度居中则能够提供内部液体的蓄积,而有效的防止空烧现象;第三毛细组织密度小一方面具有提供内部气体的流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液体的蓄含量高而能够随时补充第二毛细组织的使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藉由各毛细组织的迭接,而可提高其毛细吸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热管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热管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热管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薄型热管组合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温度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燃气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