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0596.5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江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江霞 |
主分类号: | E04H15/20 | 分类号: | E04H1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 |
地址: | 4083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救灾 帐篷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救灾帐篷,特别涉及到一种充气救灾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如水灾、地震等灾害都将摧毁房屋建筑,使受灾者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通常,在遭受灾害后都需要搭建临时住所,而帐篷由于轻便、快捷,通常被作为临时住所的首选。现有技术的救灾帐篷通常采用硬质骨架作为支撑,再加上防护篷布搭建成帐篷,成为临时住所。由于现有技术救灾帐篷采用骨架加篷布的结构,特别是骨架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使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十分不便。并且,在搭建时,骨架的安装也较为复杂和困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救灾帐篷存在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十分不便,骨架的安装也较为复杂和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气救灾帐篷。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在四方形帐篷的四个角部设置有立柱气道,在帐篷的顶部设置有四方形、圆拱十字形和圆形气道,所述气道相互连通,并在气道上设置有充气口;在立柱气道的底部设置有插针,在立柱气道的顶部设置有拉绳;其中,设置在帐篷顶部的四方形气道的四个角分别与立柱气道的顶部相连通,圆拱十字形气道的四个顶部分别与四方形气道的四个角相连通,圆形气道设置在圆拱十字形气道中部且与圆拱十字形气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藏,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充气就可方便的搭建,具有结构简单,收藏、运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俯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三维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是立柱气道,2是四方形气道,3是圆拱十字形气道,4是圆形气道,5是插针,6是拉绳,7是充气口。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在四方形帐篷的四个角部设置有立柱气道1,在帐篷的顶部设置有四方形气道2、圆拱十字形气道3和圆形气道4,所述气道相互连通,并在气道上设置有充气口7;在立柱气道1的底部设置有插针5,在立柱气道的顶部设置有拉绳6;其中,设置在帐篷顶部的四方形气道2的四个角分别与立柱气道1的顶部相连通,圆拱十字形气道3的四个顶部分别与四方形气道2的四个角相连通,圆形气道4设置在圆拱十字形气道3中部且与圆拱十字形气道3相连通。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时,可以先将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展开,并将四个立柱气道底部的插针插入地下,然后,用鼓风机、充气泵或手动充气筒等工具通过充气口向气道内充气,随着气体的增加,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将缓慢竖立起来,通过拉绳调整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形状和位置,待帐篷完全展开并树立起来后,用拉绳将帐篷固定,并将充气口完全密封。如果必要,还可以将帐篷底部四角的插针紧固,是帐篷固定更为牢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漏气,还可以再次补充气体,使其完全树立。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打开充气口将气道内的气体放出,此时,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可以折叠起来,十分方便收藏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充气救灾帐篷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藏,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充气就可方便的搭建,具有结构简单,收藏、运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江霞,未经余江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台护栏
- 下一篇:输电线路多功能应急铁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