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0599.9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川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 |
地址: | 4083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地震预告专利或设备,特别涉及到地震初期进行报警的地震铃。
背景技术
我国处于多地震带,地壳运动十分频繁。在地震灾害中,早一分钟发现,早一分钟报警,就可能挽救无数的生命或财产。现有技术的地震预警装置大都安置在专门的检测机构,普通家庭或者办公室中几乎不可能设置。因此,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或者在强地震后,人们为了监测地壳的运动情况,常常讲诸如啤酒瓶一类的东西倒置在桌子上构成简易的地震预警装置。由于啤酒瓶一类的东西如此放置后重心较高且支撑面较小,地壳稍有运动,啤酒瓶一类的东西就会从桌子上倒下,破碎并发出声响,告知人们地壳在运动,从而起到地震预警的作用。然而,此类装置的灵敏度较低,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简易地震预警装置存在的灵敏度低、不美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震铃。本实用新型地震铃,包括:底板、支撑杆、发声钢带环、钢球和调节脚,其中,调节脚安置在底板底部并呈三角形分布,支撑杆固定在底板一边的中部,发声钢带环设置在支撑杆的中部,钢球的直径较发声钢带环的内径略小并通过细绳悬吊在发声钢带环的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地震铃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在地壳有微小的运动时就能发生报警悦耳的声响,提醒人们观察是否发生了地震,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震铃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地震铃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震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底板,2是调节脚,3是支撑杆,4是发声钢带环,5是细绳,6是钢球。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地震铃包括:底板1、支撑杆3、发声钢带环4、钢球6和调节脚2,其中,调节脚2安置在底板1底部并呈三角形分布,支撑杆3固定在底板1一边的中部,发声钢带环4设置在支撑杆2的中部,钢球6的直径较发声钢带环4的内径略小并通过细绳5悬吊在发声钢带环4的中心部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钢球的直径较发声钢带环的内径略小,通过调节调节脚的高度和细绳的长度,可以使钢球位于发声钢带环的中心部位,使钢球最大直径处与发声钢带环的间隙相同且很小。由于钢球是通过细绳悬吊在支撑杆上,地面稍有运动,由于钢球的惯性作用都会与发声钢带环发生碰撞,使得发声钢带环发生悦耳的声响,从而提示人们观察是否发生了地震,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显然,发声钢带环发出的声响随着地壳运动的激烈程度也有所不同,从而提示人们注意地壳的运动情况,其灵敏度较现有简易地震预警装置有较大的提高。在设计或制造时需要考虑各零部件的外观和比例,使得组装后地震铃具有较为美观的外形,可以作为一件工艺品陈放在居室或办公室内。
本实用新型地震铃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在地壳有微小的运动时就能发生报警悦耳的声响,提醒人们观察是否发生了地震,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川,未经张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语音识别功能的点读笔
- 下一篇:纸币号码识别及鉴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