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烟包装机铝箔纸左导纸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0613.5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邵永亮;胡广阔;李永杰;万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02 | 分类号: | B65B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 装机 铝箔纸 纸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机,具体涉及一种卷烟包装机铝箔纸左导纸板。
背景技术
硬盒硬条卷烟包装机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包装产品质量高,运行稳定。同时对原辅材料的质量要求也高。当机组所使用的铝箔纸出现厚薄不均、含水率偏高偏低等质量上的差异时,铝箔纸会出现输送不畅,就会造成停车次数增高、设备效率降低和原辅材料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铝箔纸的卷曲是造成挤纸停机的主要原因。而铝箔纸的卷曲主要表现两种卷曲状态:一是横向的卷曲;二是竖直方向的卷曲。卷曲的铝箔纸经过压痕对辊不能完全消除卷曲现象时,就会在切割辊上绕纸或在吸风带组件的有机玻璃挡板进口处受阻,造成挤纸。铝箔纸的横向卷曲通过调整、更换压痕对辊或其它形式的技术处理能够避免挤纸现象的发生。但竖直方向的卷曲往往是经过压痕对辊后两边还向中间卷曲,从而使铝箔纸在吸风带组件的有机玻璃挡板进口处受阻,出现挤纸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铝箔纸的卷曲现象的卷烟包装机铝箔纸左导纸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卷烟包装机铝箔纸左导纸板,包括板体,板体下部中央设有豁口,所述板体下部于豁口两侧分别设有一套负压吸附结构。
所述负压吸附结构包括设在板体背面的凹槽和板体上的通孔,通孔位于凹槽正下方,在板体的正面沿通孔至板体下边缘之间竖直设有一道长槽,通孔与长槽交接处至凹槽之间设有射流孔。
所述射流孔的中心线与板体表面夹角为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板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两套负压吸附结构,该结构既克服了铝箔纸的卷曲,又保证了铝箔纸的正常输送。
2、负压吸附结构运用射流原理,使用正压产生负压吸附;在吸附铝箔纸的同时正压气的一部分气流又在铝箔纸和板体之间形成了向下运动的气垫,产生负压的通孔刚好在输送辊轮轴线的偏上位置,长槽连接通孔延伸至板体的最下沿,从而保证了铝箔纸通过输送辊轮后就被产生的负压吸附着,一直保持平整的状态向下输送。并且在正压气管路的合适位置加装节流阀。加装节流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的调节正压气的流量大小,使之产生适当的负压吸附。
3、射流孔的中心线与板体表面夹角为15°,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射流孔在这个角度状态下,正压气一部分对着通孔壁向板体的后面喷去,另一部分则沿着长槽向下喷去,使其产生最佳的负压效果;二是较小的夹角能够使铝箔纸与板体之间产生气垫,防止被吸附的铝箔纸紧贴板体,从而保证了铝箔纸顺利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理、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左导纸板上进行加工改进即可,改进部位不需要维修,只需在保养时做好吹风顺畅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卷纸现象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了因挤纸停机造成的原辅材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当中A-A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卷烟包装机铝箔纸左导纸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下部中央设有豁口2,板体1下部于豁口2两侧分别设有一套负压吸附结构。负压吸附结构包括设在板体1背面的凹槽3和板体1上的通孔4,通孔4截面为椭圆形,通孔4位于凹槽3正下方,在板体1的正面沿通孔4至板体1下边缘之间竖直设有一道长槽5,通孔4与长槽5交接处至凹槽3之间设有射流孔6,射流孔6的中心线与板体1表面夹角B为15°。
在使用时,凹槽3接通具有一定压力的正压气管路,向凹槽3内吹风,气流通过射流孔6吹向通孔4和长槽5,正压气一部分对着通孔4壁向板体1的后面喷去,另一部分则沿着长槽5向下喷去,使铝箔纸产生最佳的负压效果,并使铝箔纸与板体1之间产生气垫,防止被吸附的铝箔纸紧贴板体1,从而保证了铝箔纸顺利地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