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轮辋剥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1761.9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任华德;孙全本;刘雅朋;卢玮;孙能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5/125 | 分类号: | B60C25/12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将轮胎从轮辋上拆卸下来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运输车辆的车轮,其外轮胎是通过轮辋卡环安装在轮辋上的。由于大型车辆的负荷量大,其车轮的外轮胎制造得非常坚固而耐压。但是由于运输路面状况复杂,即便坚固也经常被路面上的杂物扎破,影响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及时更换。由于外轮胎与轮辋卡环配合紧密,手工拆卸比较困难。目前采取的拆卸方式是,在轮辋卡环与外轮胎圈口间的结合部,放置一块楔铁,再用大锤抡击楔铁,利用楔铁产生向下的冲击力,使外轮胎圈口变形与轮辋卡环局部分离,然后再用撬杠自分离口沿外轮胎圈口一点一点地将卡环撬开拆下。
上述人力拆卸的缺点是,用手掌握大锤击打楔铁时很容易打偏,或者击打后楔铁受轮胎弹力的作用弹起,楔铁飞出没有固定的方向,易击伤周围的人或设备,同时人工抡大锤击楔铁的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工效低,更换外轮胎所用时间长,影响车辆正常的运输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车轮更换外轮胎时,用人工抡大锤击打楔铁使其圈口变形分离,然后再沿外轮胎圈口逐步撬开,费时、费力、工效低,还容易将楔铁打飞击伤人或设备的缺点,提供一种轮胎轮辋剥离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底部可水平放置车轮的支架顶部,固定吊有与动力缸连接的活塞体,其活塞的活塞杆端头竖立向下,对向水平设置的圆盘中心,圆盘下面同心固定支撑有多个可沿外轮胎圈口外均布的压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支架,为在底盘的四角,用四个支腿支撑有与底盘平行的顶架,所述活塞体吊在顶架下面;
所述压脚的形状为顺外轮胎圈口的弧形片;
所述压脚为顺外轮胎圈口周圈均布的3个;
在所述活塞杆端头设有中心螺孔,压头上端的螺杆拧在所述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支架顶部固定吊有与动力缸连接的活塞,其活塞杆的端头竖立向下,对向下面支撑有多个压脚的圆盘中心,当将需要拆卸的车轮水平放在所述支架上时,先将所述圆盘上固定支撑的压脚放置在车轮外轮胎圈口外,启动动力缸使活塞的活塞杆端头向下运动,当端头顶在圆盘中心点上时,圆盘下面的压脚迫使轮胎圈口下凹变形,使卡环和轮辋之间开始出现间隙,此时即可轻松取出卡环将轮胎和轮辋脱开,拆卸不需要人力击打楔铁,不也不会伤人或周围的设备,省时、省力、工效高,安全可靠,更换外轮胎迅速,保证了车辆正常的运输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支架7的底部水平放置有车轮1,支架7的顶部,固定吊有用进管6.2和出管6.3与外部动力缸连接的活塞体6,其活塞杆6.1的端头,竖立向下对向水平设置圆盘3的中心,圆盘3的下面,分别用支杆4(参见图2、图3)同心固定支撑有可沿轮胎1的外轮胎圈口1.1外均布的压脚2(参见图3)。
所述动力缸可以是空气压缩机的气缸,也可以是液压油缸。
所述支架7,为在底盘7.1的四角,用四个支腿7.2支撑有与底盘7.1平行的顶架7.3,所述活塞体6竖立向下吊在顶架7.3的下面。顶架7.3可以是板形,也可以是用横杆搭联成的吊架。
为了使压脚2较容易压迫外轮胎圈口1.1变形,方便取出车轮1上的卡环1.2(参见图3),所述压脚2的形状设为贴合在外轮胎圈口1.1外围的弧形结构。
所述压脚2为沿外轮胎圈口1.1周圈均布的3个,这样可使压脚2对外轮胎圈口1.1的下压力更加集中且均匀,外轮胎圈口1.1变形更加容易。
为了保护活塞杆6.1的端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在所述活塞杆6.1端头设有中心螺孔,压头5上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拧在所述中心螺孔内,这样压头5可方便调整和更换。
当需要拆卸的车轮1时,将车轮1水平放在所述支架7的底盘7.1上,将车轮1的中心与活塞6的中心上下对应,再将所述圆盘3及圆盘3下面固定的压脚2,摆放在车轮1的外轮胎圈口1.1外周,启动动力缸,使活塞6的活塞杆6.1上的压头5的向下运动,当压头5下顶圆盘3的中心时,圆盘3下面的压脚2迫使轮胎圈口1.1下凹变形,使卡环1.2和轮辋之间出现间隙,此时即可轻松取出卡环1.2将外轮胎和轮辋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拓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轴承的全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