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1768.0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石海峡;何玉杰;柴立平;胡敬宁;巫建波;宫恩祥;姜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6 | 分类号: | F04B5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容积式泵、隔膜式往复泵级间排气和安全的排气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放气阀,在化工泵设备中往往有手动放气阀和自动放气阀两种,手动放气阀需要手动操作,而当气体拥堵时,若不及时排气会造成设备处于非常工作状态,且放气后需要手动关闭,操作较为麻烦,因此手动放气阀已逐步淡出市场;自动放气阀能随时自动放气,因此排气较为及时。安全阀则主要用于工业装置上保护高压流体压力能的排出和利用,也可用于其它高压管道、高压地热区压力能管道和设备的排气和保护。目前在容积式泵、隔膜式往复泵的级间上通常使用的是自动放气阀加独立的安全阀装置,产品结构复杂,且安装不便,也不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安全装置,本排气安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具有自动放气和安全的双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气安全装置,本装置包括阀座,阀座与筒状的阀体相连,所述的阀座上沿阀座的导流方向设有中空状的入口,阀体上设有出口,所述阀体的筒状内腔中设有连通或关闭入口和出口之间通道的放气机构,放气机构与设置在阀体中的压力调节机构相连。
本排气安全装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放气机构包括设置在阀座入口的朝向阀体筒状内腔一侧的导流密封座,所述放气机构还包括与导流密封座相配合的阀芯;所述导流密封座呈直径相异的两节式阶梯轴状,导流密封座较小直径的一端插 入阀座的入口,较大直径的一端则与阀芯相配合以连通或关闭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通道;所述导流密封座沿其轴向设有连通入口和阀体内腔的导流通道;所述阀芯与压力调节机构相连;所述出口沿垂直于阀体的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的导流通道分为三段,导流通道位于导流密封座的较小直径的一端为外段,所述外段设置在导流密封座的外侧面上;导流通道位于导流密封座的较大直径的一端为内段,所述内段设置在导流密封座的中部;所述外段和内段之间为连接二者的中段。
所述的阀芯包括密封阀球和放气阀座,所述密封阀球设置在导流密封座和放气阀座之间,导流密封座和放气阀座在压力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紧紧地贴靠在一起,导流密封座和放气阀座之间围合形成容纳密封阀球的中空腔体,所述密封阀球与中空腔体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密封阀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封堵在所述导流通道的内段朝向阀体内腔的开口处;所述的放气阀座沿阀体的轴向且远离导流密封座的方向上设有连通所述中空腔体与阀体内腔的放气孔,所述放气孔的直径小于密封阀球的直径。
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弹簧和压紧机构,所述放气阀座朝向弹簧的一端设有导向筒,弹簧套设在导向筒上且抵靠在放气阀座与弹簧相对一侧的端面上,压紧机构设置在弹簧远离放气阀座的一端;所述的放气孔通过导向筒与阀体内腔连通。
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弹簧座,弹簧座呈直径相异的两节式阶梯轴状,弹簧座较小直径的一端套设于弹簧中,弹簧座较大直径的一端套设于阀体的筒状内腔中,且弹簧座较大直径的一端与阀体的筒状内壁构成滑动配合;弹簧座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调节螺塞,调节螺塞与阀体的筒状内壁构成螺纹配合。
所述弹簧座与调节螺塞之间设置有调节阀球。
所述的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的弹簧座与阀体的筒状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调节阀球设置为一个,且调节阀球的球心位于弹簧座和调节螺塞的回转中心线上;所述的弹簧座和调节螺塞与调节阀球相接触的部位均设有与调节阀球的表面相吻合的凹部。
所述的调节螺塞的外侧设有阀罩,阀罩套设固定在阀体设有调节螺塞一侧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排气安全装置安装于泵体或液压腔壳体的径向位置,所述的阀座上沿阀座的导流方向设置的中空状的入口也即构成了气体流动聚积腔;泵体的高压出口端或液压腔端的气液混合介质进入气体流动聚积腔以后,由于气液混合介质本身状态不稳定,因此有利于气体的晰出和收积,也即有利于提前释放介质中的气体,以防气体在高压出口端或液压腔流道中因其可压缩性而产生往复运动导致泵体行程容积的减小,或因此而产生泵体设备运行的噪声和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