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波纹管回路气密性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2567.2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钱峰峰;黄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7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波纹管 回路 气密性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检查装置,特别是针对麻醉时用到的可伸缩波纹管回路在出厂检验时生产厂家对其气密性(漏或堵)检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病人在进行手术时,往往要进行麻醉,而进行麻醉时,必不可少的用到麻醉呼吸回路。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与病人呼吸道相形成一个回路,称为麻醉呼吸回路。通过麻醉呼吸回路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除到体外。
麻醉呼吸回路在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时,必须对呼吸回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保证在手术时对病人进行高效的麻醉。呼吸回路管路各处微小的泄露,会造成减少麻醉效果影响医生对手术中的病人做出准确的判断。又各塑料注塑组件因注塑原因造成的气路堵塞,会影响病人的呼吸回路不畅,造成呼吸困难,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普通的麻醉呼吸回路气密性检查装置采用充气法(正压法)对麻醉呼吸回路两边同时冲入一定的压缩空气(标准侧、被测侧),通过被测侧与标准侧的压力比较来进行判定。
可伸缩波纹管回路在充入压缩空气后,回路容易产生形变,影响测试精度与结果。测试完毕后又要对产品进行复位,费工费时,不适应大批量的测试该类回路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波纹管回路气密性检查装置,其能有效检验呼吸回路各处微小的泄露的同时,有效检测因注塑原因或组装不良造成的呼吸气路堵塞,同时解决回路形变,测试完毕后又要对产品进行复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伸缩波纹管回路气密性检查装置,包括真空发生装置、标准管、待测管和两个微压差变送器;标准管和待测管形状相同,均带有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和锥形接头,两者的锥形接头通过真空负压阀与同一真空发生装置连接,两者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均通过真空关断阀连接至各自对应的微压差变送器。
所述的微压差变送器连接智能控制仪表。
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真空控制仪表。
所述的真空负压阀和锥形接头之间连接放气阀。
所述的标准管是采用浸水法实行气密性检查合格的标准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只进口微差压变送器,测量标准管与待测管的微小压力变化,可检测出0-100pa的微小压差,用以检测待测管的气密性问题。本装置配有先进的真空发生装置,可使产生的真空度保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极大的提高了测试的精度。使用抽真空法进行测量,完全避免了因产品充气而产生的形变,测试过程中,产品完全不产生形变,极大的缩短了操作工人的操作时间。同时还配以相应的智能控制仪表予以显示并加以控制,可方便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伸缩波纹管回路气密性检查装置,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标准管2、待测管3、标准管微压差变送器4和待测管微压差变送器5。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真空对比方式,所以要设置一个标准管2,标准管2是通过浸水法进行气密性检查的合格产品。待测管3和标准管2包括锥形接头23、33,进气管路21、31,出气管路22、32。由于两者接法都相同,本实施例中就标准管2进行详细说明。
标准管2的锥形接头23通过放气阀24和真空负压阀25连接真空发生装置1连接。真空发生装置1是可以直接将标准管2抽出空气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有真空控制仪表11,控制真空发生装置1的精度以及同事显示控制参数。
标准管2的进气管路21和出气管路22均通过真空关断阀26连接到标准管微压差变送器4上,测量微小压力变化,标准管微压差变送器4同时也连接了智能控制仪表41,予以显示并加以控制,这样可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精度。放气阀24、真空负压阀25和真空关断阀26都是控制气路通断的阀门。
待测管3的接法与标准管2的接法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真空负压阀25、35根据指令,同时对标准管及待测管进行抽气,一般抽气时间为1-2s,抽气完毕后,真空负压阀25、35关闭;两只微压差变送器41、51两端分别接标准管2和待测管3的进气管路21、31和出气管路2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缸盖罩
- 下一篇:实现USB主机远程访问的虚拟USB系统和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