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跳声音模拟器与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2601.6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东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01K1/035;A61G7/0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孙大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跳 声音 模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生模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跳声音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得动物幼仔或者人类的婴孩能够很好的入睡,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对人类而言,人们发明了摇篮或摇床,让婴儿在不断摇晃的节奏中入睡。然而,婴儿在入睡前往往需要有人轻轻拍打或播放音乐才能入睡,仅仅依靠摇篮或摇床,不能实现促使婴儿快速入睡的效果。同样作为动物的幼仔,在没有动物母亲依靠的情况下,动物幼仔很难安抚、入睡。经过研究后人们发现,不管是动物幼仔还是人类的婴孩在母亲心脏声音的陪伴下很容易得到安抚,并能够尽快入睡。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模拟心脏跳动的发声装置,让婴孩或者动物幼仔能够感觉到“母亲”心脏的跳动,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安抚效果。例如1999年1月20日公开的一篇名称为“婴儿入睡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就提到了一种“婴儿入睡装置”,包括头枕组成,其头枕内设有气囊枕芯,该气囊枕芯通过导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供气装置的上部装有单体语言电路板,所述单体语言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头枕内对称设置的喇叭。所述的供气装置包括不规则凸轮,所述凸轮由电机带动。以上装置通过所述不规则凸轮的运动,模拟母亲的心脏作用于气囊枕芯,使之不断起伏;所述语言电路板则发出呼吸和心跳声,使婴儿在体会熟悉的环境中,产生宽慰效果,并能够很快入睡。以上的装置虽然模拟了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但模拟效果不是太理想。尤其是当该装置用于动物幼仔时,用于模拟动物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时对动物幼仔不能产生非常良好的安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脏跳动声音模拟逼真、安抚效果良好的一种心跳声音模拟器,以及应用该心跳声音模拟器的狗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跳声音模拟器,包括发声装置,关键是还包括共鸣装置,所述的发声装置与所述共鸣装置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共鸣装置包括一声孔,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共鸣装置通过所述声孔实现连接,即所述发声装置发出来的声音经由所述声孔进入所述共鸣装置中,实现共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1:所述的共鸣装置包括共鸣装置顶盖和与所述共鸣装置顶盖相对应的共鸣装置底盖,所述共鸣装置顶盖与所述共鸣装置底盖共同构成共鸣空间;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上,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与所述发声装置的扬声器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2:所述的共鸣装置包括共鸣装置顶盖、与所述共鸣装置顶盖相对应的共鸣装置底盖和共鸣体,所述共鸣装置顶盖、所述共鸣装置底盖和所述共鸣体共同构成共鸣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上,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与所述发声装置的扬声器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声孔设置在所述共鸣装置底盖的中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相互依次连接的扬声器、用于产生心脏跳动模拟声音的电路装置和电池盖。
为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跳声音模拟器设置在狗床上。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所述的共鸣装置顶盖、共鸣装置底盖和共鸣体或所述共鸣装置顶盖和共鸣装置底盖共同构成共鸣空间。发声装置发出的模拟心脏跳动的声音直接通过扬声器发出,并经由声孔传递到所述共鸣装置的共鸣空间中,经共鸣后的心脏跳动的模拟声得到优化,产生非常逼真的模拟效果,能够对动物幼仔或者人类婴孩产生安抚和催眠作用。
所述的声孔设置在所述共鸣装置底盖的中央,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与所述发声装置的扬声器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声音能量未经衰减直接进入共鸣空间产生共鸣并输出,另一方面声音经由设置在所述共鸣装置底盖中央的声孔进入共鸣空间,共鸣作用更加均匀,共鸣效果更加优良。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电池供电,使用方便。
当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狗床上时,母狗心跳的声音可以让小狗很快得到安抚并尽快入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东,未经王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平衡车
- 下一篇:一种双镜面可旋转电动车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