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2677.9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杜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群军 |
主分类号: | G01N24/00 | 分类号: | G01N24/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食品药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
背景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国家十分重视。目前中国市场上很多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防腐剂、重金属超标……对国民身体健康影响甚大!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任何物质(粒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复合电磁波,对生物粒子为说,就是生物波。
以往的检测过程十分繁琐,且周期相对较长,而食品又是人们每天所接触的东西,以往的检测方无法即时准确的检测食品,不利于日常生活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食品检测方式繁琐,周期长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CPU处理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与CPU处理单元通讯连接。
CPU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设置在手机大小的壳体内或直接置于手机内;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外并通过数据线与CPU处理单元连接。
在壳体上设置有与CPU处理单元连接的按键和显示屏。
检测传感器上设置有检测托盘。
通讯单元与远程主机通讯连接。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CPU处理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与CPU处理单元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检测装置整合至手机大小的壳体内或直接置于手机内与手机合二为一,这样一来更加方便携带,并且可以随时检测,使食品药品的普通检测做到即时性。
该实用新型中检测传感器将被检查物质的生物波传至手机内的CPU处理单元,手机内的CPU处理单元再通过通讯单元连接至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传至远程主机服务器内的标准生物波数据库,与标准生物波进行比对,电脑自动计算数值。
研发过程分为二大步,第一步是创建各种被检查物质的标准生物波数据库,用微弱磁场传感器探测所有被检查物的纯品生物波,以数字形式存储成数据库,第二步是采用双盲实验法校验,即将这些法规所规定的最低检量混合在一起放在检测托盘上,用量子共振检测仪进行检测。我们称检测食品内国家规定限量物质的仪器为食品安全卫士。
本研究旨在利用量子共振原理对食品安全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力求30分钟可检测100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如下:
1、快速:30分钟可检测100项。结果立等可报。
2、方便:携带极为方便。
3、省事:比化学法、放射法、红外光谱法、酶联法等传统实验室法要省事得多!
4、联检:上百个项目同时检测,实现“一锅出”。
5、环保:没有任何污染。没有消耗物品。
6、灵敏:含量极微可检测。
7、准确:重复率在95%以上。
8、经济:购置费用低,检测成本低。
9、自动:主机24小时开机,电脑自动检测。
10、防假:防止执法者参与被检单位造假。
11、易学:可以说,正常人看一遍就会。只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就行。
12、干扰因素小:强磁场可影响检测结果。
13、易普及:该套检测仪器可以快速在中国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食品企业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式食品药品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包括CPU处理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检测传感器和通讯单元与CPU处理单元通讯连接。
CPU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设置在手机大小的壳体内或直接整合在手机里与手机合为一体;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外并通过数据线与CPU处理单元连接。在壳体上设置有与CPU处理单元连接的按键和显示屏。
检测传感器上设置有检测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少量被检物放在检测传感器上的托盘内,在手机显示屏上选择检测项目, 然后电脑自动检测,检测传感器将数据传回手机内的CPU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在手机内,再通过通讯单元上传至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存储在远程主机内、或传互国家省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用联网打印机打印报告、检验员和被抽查单位人员共同签字!被检物留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群军,未经杜群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塑料机械专用控制器
- 下一篇:酒瓶金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