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管复合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3058.1 | 申请日: | 201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刚;王文涛;沈文娟;孙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井的完井尾管胶塞技术领域,是一种尾管复合胶塞。
背景技术
水平井的完井方式主要为割缝筛管完井、固井完井及裸眼完井;从投产后采油生产情况看出,在裂缝性油藏中应用水平井开发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尾管完井既能节省套管,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成功率高,成为现在水平井常用完井方法;常规实施尾管作业时,尾管悬挂器的中心杆的下部悬挂尾管胶塞,在悬挂器的下部接有配合尾管胶塞使用的球座,球座的安装使用使尾管悬挂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管复合胶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由于尾管悬挂器下部接有球座而使尾管悬挂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尾管复合胶塞,包括胶塞、接头、球座、球座销钉和连通套管;接头的下端内侧与胶塞的上端外侧通过脱落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胶塞内部有上宽下窄的通孔,胶塞的下部内通过球座销钉固定安装有球座;在胶塞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通套管,通孔的内径与连通套管的内径相对应,在连通套管的外壁上有流通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球座的外部上侧可有环形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与胶塞对应的接头的内部有环形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连通套管的外壁上可圆周均匀分布有三个流通孔。
上述连通套管的上端内侧可有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有螺纹,胶塞的下端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在胶塞内安装球座,能够替代尾管悬挂器下部所接球座;这样就简化了结构,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胶塞,2为接头,3为球座,4为球座销钉,5为连通套管,6为流通孔,7为密封圈,8为脱落销钉,9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尾管复合胶塞包括胶塞1、接头2、球座3、球座销钉4和连通套管5;接头2的下端内侧与胶塞1的上端外侧通过脱落销钉8固定安装在一起,胶塞1内部有上宽下窄的通孔9,胶塞1的下部内通过球座销钉4固定安装有球座3,在胶塞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通套管5,通孔9的内径与连通套管5的内径相对应,在连通套管5的外壁上有流通孔6。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尾管复合胶塞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球座3的外部上侧有环形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这样,使胶塞1及球座3形成密闭空间,从而进行加压。
如附图1所示,与胶塞1对应的接头2的内部有环形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这样,使接头2与胶塞1进行密封,从而进行加压。
如附图1所示,在连通套管5的外壁上圆周均匀分布有三个流通孔6。
如附图1所示,连通套管5的上端内侧有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有螺纹,胶塞1的下端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接头2的上端与尾管悬挂器的中心杆下端连接,连接后下入井内;准备一个与胶塞1的内孔匹配的球体,将球体投入,使球体顺着胶塞1的通孔到达球座3,然后憋压、座挂悬挂器,丢手之后再继续憋压直到将球座销钉4剪短,球座3由于压力作用,向下移动直到连通套管5的底部,使流通孔7与胶塞1的通孔相连通,实施注水泥固井作业,注完水泥之后再打入钻杆胶塞推动胶塞1,剪断脱落销钉8向下走实施替浆作业,最后完成固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固体防垢、防蜡器
- 下一篇:井控防喷安全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