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塑料除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3238.X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旗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弃塑料除渣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进料自动除渣的废弃塑料除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塑料用品和塑料用具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塑料制品虽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废弃的塑料制品也给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压力,废弃塑料物化性质稳定,极难自然降解,因此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被废弃塑料包围的尴尬境地。因此废弃塑料再生的研究和应用便应孕而生了。
在目前的废弃塑料再生领域中,废弃塑料的进料以及除渣,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这种工作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给操作人员带了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自动进料,自动除渣的废弃塑料除渣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渣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进料装置、进料电机、除排链、除排链调节装置、除渣电机、渣箱、反应罐、导管、循环水冷系统、废气隔板、挡渣板以及出渣口。其中循环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管线、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自动水位补偿控制装置。其中进料装置与进料电机相连,并且与反应罐相通,反应罐通过导管与渣箱相连,渣箱中安装有循环水冷系统以及 废气隔板,除排链与渣箱相连,并且除排链的一部分置于渣箱的底部,除排链与除渣电机相连,除排链的一端安装有除排链调节装置,除排链与出渣口相通。
具体生产时,进料装置与反应罐连接,进料电机带动进料装置将废弃塑料传输进反应罐。反应罐中产生的废渣顺着导管排放到渣箱中。渣箱中存放有水,塑料废渣遇水后冷却凝结,沉到渣箱底部,排除链的一部分被置于渣箱的底部,因此冷却凝结的塑料废渣便落到了排除链上,除排链由除渣电机带动,将落在除排链上的废渣带出,塑料废渣从出渣口排出。循环水冷系统安装在渣箱上,其包括了循环水管线、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自动水位补偿控制装置,该系统确保渣箱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位置,以及保持一定的水温。废气隔板安装在渣箱中,防止产生的废气溢出,造成环境污染。挡渣板安装在渣箱与除排链的交接处,防止被除排链带走的废渣又再次回落到渣箱中去。除排链调节装置安装在除排链的一端,通过该调节装置可以调节除排链的松紧,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塑料除渣机的各部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渣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进料装置、进料电机、除排链、除排链调节装置、除渣电机、渣箱、反应罐、导管、循环水冷系统、废气隔板、挡渣板以及出渣口。其中循环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管线、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自动水位补偿控制装置。其中进料装置与进料电机相连,并且与反应罐相通,反应罐通过导管与渣箱相连,渣箱中安装有循环水冷系统以及废气隔板,除排链与渣箱相连,并且除排链的一部分置于渣箱的底部,除排链与除渣电机相连,除排链的一端安装有除排链调节装置, 除排链与出渣口相通。
具体生产时,进料装置与反应罐连接,进料电机带动进料装置将废弃塑料传输进反应罐。反应罐中产生的废渣顺着导管排放到渣箱中。渣箱中存放有水,塑料废渣遇水后冷却凝结,沉到渣箱底部,排除链的一部分被置于渣箱的底部,因此冷却凝结的塑料废渣便落到了排除链上,除排链由除渣电机带动,将落在除排链上的废渣带出,塑料废渣从出渣口排出。循环水冷系统安装在渣箱上,其包括了循环水管线、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自动水位补偿控制装置,该系统确保渣箱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位置,以及保持一定的水温。废气隔板安装在渣箱中,防止产生的废气溢出,造成环境污染。挡渣板安装在渣箱与除排链的交接处,防止被除排链带走的废渣又再次回落到渣箱中去。除排链调节装置安装在除排链的一端,通过该调节装置可以调节除排链的松紧,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和所掌握的本领域技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结构作出替换或变型,但是这些替换或变型都不应视为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这些替换或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旗,未经国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