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光LED及其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3813.6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田正牧;崔贤植;徐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13/02;G02F1/13357;F21Y1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led 及其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光LED及其器件。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一般由某些种类半导体发光材料掺杂使之成为n型(负型或电子型)和p型(正型或空穴型)半导体,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上形成阻挡层(p-n结)。当在p-n结两侧施加电压时便会将电势能转化为光子形式释放,根据不同p-n结材料所能接受的电势能不同,其产生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呈现不同颜色。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通常均为单色(彩色)发光器件,这种发光器件光效高,颜色单纯,早已广泛用于各类场合的显示,如各类指示灯,交通信号灯,大屏幕彩色显示屏,甚至大屏幕彩色电视等。这些彩色LED虽可成功用于各种显示和指示器件,但是对于照明或背光等需求却无能为力,因为照明或背光的光源必须有很好的显色性(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呈现能力,指物体在某一光源下所显示颜色与其真实颜色的差异关系),所以照明用LED必须发白光。
目前,随着LED芯片制备和荧光粉技术的发展,白光LED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蓝光LED芯片上涂敷YAG:Ce黄色荧光粉,发光时使得蓝、黄两种颜色的光混光成近似白色,从而得到白光LED,但是这种方式下,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其最大的不足是显色性偏低,色差明显。同时荧光粉的质量、涂层厚度稍有问题均将严重影响其显色指数、色温、光效和光衰。
而在中国专利公开文本CN101808452A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白光LED加红光LED组合的方法改善了白光LED的显色性能,但是该方法需要两个电路分别驱动白光LED芯片和红光LED芯片,其缺点是封装结构及电路实现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白光LED显色性不高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白光LED及其器件,可以在单一LED芯片驱动电路条件下,具有低色温、高发光效率和高显色性。
(二)技术方案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方案进行:
一种白光LED,所述白光LED包括:
在基座安装面1上依次形成的UV灯2、红光LED芯片3和蓝绿荧光粉层;
以及控制红光LED芯片发光的红光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蓝绿荧光粉层之上还罩有一透光层6。
优选地,所述UV灯2安装在所述基座安装面1里面,所述红光LED芯片3固定在所述基座安装面1上。
优选地,所述蓝绿荧光粉层为:蓝色荧光粉层4与绿色荧光粉层5分层的层叠结构、或蓝绿色荧光粉的混合层4′。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中混合有硅胶或树脂材料,喷涂固化在所述红光LED芯片3表面上。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LED背光系统,采用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白光LED作为背光源。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同时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LED背光系统,所述LED背光系统采用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白光LED作为背光源。
优选地,所述LED背光系统在所述液晶显示器中构成直下式或侧入式LED背光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红光LED芯片解决了传统白光LED缺少红光成分的问题,同时由于仅使用一个控制电路即可驱动,在单一LED芯片驱动电路条件下即可实现低色温、高发光效率和高显色性的白光LED,使封装结构简单,电路也较易实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白光LED加红光LED混合成白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1中白光LED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1中白光的混合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2中白光LED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2中白光的混合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