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陷性土质成孔桩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5287.7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宇;李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二十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4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陷性 土质 成孔桩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处理用的成孔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湿陷性土质成孔桩管。
背景技术
在建筑过程中,对地基的处理主要有CFG灌注桩、三七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这三种形式。对于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处理,以CFG灌注桩和三七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效果为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适用于单桩承载,对于降低地基湿陷性的作用不大。
在各类桩孔的成孔操作过程中,由于所用成孔设备——桩管的结构不尽合理,在成孔过程中以及其后的桩管提升过程中,都会不断刮落桩孔内壁的表层土,从而在桩管的下沉过程中以及桩管的提升过程中,在桩孔中会产生很多的回落土,增加了后续多次的重复掏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湿陷性土质成孔桩管,以解决成孔施工过程中桩孔回落土较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湿陷性土质成孔桩管,在管体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管体下端为锥形的桩尖部,所改进之处是,在所述桩尖部的上部、所述管体的下段外套环圈,所述环圈与所述管体焊接在一起。
所述环圈的高度为200—3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桩管的管体下段焊接环圈,形成一个外包管体的箍管式环带,这样,在湿陷性土质地基上进行成孔操作时,既可以保证桩管的无阻力下沉;同时,还使得桩管在上提时排气顺畅,实现顺利提桩;并且由于取消了原有的外凸于桩管的钢筋环,相应消除了钢筋环对孔壁的刮蹭,使桩孔内的回落土可限制在200mm以下,达到了设计规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利用桩管进行成孔操作时,可保证桩孔深度,提高施工进度,减少在拔管中形成的大量回落土,避免了后续的多次重复掏土操作。本实用新型适于各种直径的管桩成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管体3为圆柱形钢管结构,在其上端口焊接有盖板2,其下端为60°夹角的圆锥形桩尖部。环圈4是比管体3直径大一号的钢管,高度为200mm,套接在桩尖部的上部、管体3的下段。将环圈4与管体3之间的缝隙满焊之后,即可形成一个箍管式的环带。
使用时,桩管垂直于地面,桩锤1从顶部往复下落,击打在盖板2上,使桩管不断下沉而成孔;到位后,用钢丝绳绑住盖板1,上提桩管出孔,完成成孔操作;之后,即可转移至下一孔位,继续进行成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二十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二十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