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储热锅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5339.0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基;黄聪敏;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基;黄聪敏;陈文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德化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储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特别是指一种双层的绿色环保的储热锅。
背景技术
通常家庭做饭炖汤大多直接在煤气灶上坐锅炖煮,其热量散失较为严重,而且燃气的燃烧还会产生空气污染。为了解决热量散失较为严重的问题,专利号为20072004854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储热锅,它主要包括内锅、外锅以及设于内锅底部的聚热储能架,聚热储能架具有储存热量的效果,其存储的热量能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进一步的加热。通过聚热储能架的设置可减少燃气燃烧时热量的散失量。但是这种智能储能锅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它通过明火进行加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并污染空气;其次,内锅锅底经过长期燃烧就会发黑,不太卫生;还有就是聚热储能架的蓄热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储热锅,它由电磁炉进行加热,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储热锅,包括内锅以及可拆卸地套设于内锅外侧的保温外锅,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且陶瓷内锅的锅底外侧面上复合有一可使陶瓷内锅在电磁炉上加热的导磁性金属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陶瓷内锅的上缘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两端部的下方各设有一扣耳,所述保温外锅上设有可扣合于扣耳的扣夹,所述储热锅还包括盖合于陶瓷内锅端口处的内锅盖以及位于内锅盖外侧的外锅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磁性金属层的材料为铁或铁合金。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时,陶瓷内锅在电磁炉上加热,其热效率高,同时电磁炉加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较为绿色环保。
2、陶瓷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将加热后的陶瓷内锅放入保温外锅内,陶瓷内锅释放的余热能对食物进行充分地二次加热,因此储能锅较为节能。
3、陶瓷材料内炖煮的食物具有独特的风味,由其烹饪的食物较为保健和生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储能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热储热锅,它包括由陶瓷制成的陶瓷内锅1以及套设于陶瓷内锅1外侧的保温外锅2,保温外锅2通常为双层不锈钢保温外锅。陶瓷内锅1的上缘设有提手3,提手3两端部的下方分别设有一扣耳41、42,保温外锅2上设有分别可扣合于扣耳41、42的扣夹51、52,储热锅还包括盖合于陶瓷内锅1端口处的内锅盖6以及位于内锅盖6外侧的外锅盖7。
同时参照图2,陶瓷内锅1的锅底11外侧底部复合有一导磁性金属层8,该导磁性金属层8通常由铁或铁合金制成,使用时,陶瓷内锅1先从保温外锅2中取出,然后放置在电磁炉(图中未画出)上加热,当食物加热至陶瓷内锅1内的水沸腾时,便可将陶瓷内锅1放入保温外锅2内,由于陶瓷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因此将陶瓷内锅1放入保温外锅2内后,陶瓷内锅1释放的余热能对食物进行充分地二次加热,从而烹饪出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
另外,导磁性金属层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埋设于陶瓷内锅锅底的内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基;黄聪敏;陈文,未经李传基;黄聪敏;陈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撕裂开启式透明包装箱
- 下一篇:通用型窗帘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