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换热翅片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5798.9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诚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霍珀福尔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8 | 分类号: | F28F1/18;F17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换热翅片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翅片管领域,特别是用于液态天然气气化的空温式气化器中的换热翅片管。
背景技术
国内使用的气化器有电热式、电热水浴式、热水循环式、空温式几种,空温式气化器的优点是费用远远低于其它气化器。因此,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空温式气化器的核心部分就是翅片管组件,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从大气中获取强大的热能。目前的空温式气化器的翅片管组件多采用铝合金翅片管组合而成。大多存在以下缺点:设备庞大、造价过高、产品流量不足。翅片管的工作原理以液化石油气作为工作介质为例做如下分析:当液化石油气在管内流动(由下向上垂直轴向方向),冷流体当中靠近翅片管内壁液体首先完成与外界热交换,此过程实现了冷流体从-196℃液态到低于环境温度10℃气态的转化,其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换热翅片管通过吸收环境(如空气)中的热量对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加热使其实现从液态转换为气态。普通换热翅片管结构为换热管及其与之固接的八个或十二个翅片,翅片长7~8cm、宽度随空温式气化器气化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为1~10m、厚1.5~2mm。换热管主要输送流体和换热,翅片主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因此换热翅片管的温度也要经历从-196℃到低于环境温度10℃的变化,翅片外形为直板式,通常采用主翅片及其副翅片组成,此种结构存在以下弊端或不足:
(1)由于翅片外形为直板,结霜后霜与翅片结合力强,不易除霜;
(2)由于翅片外形为直板,在连接使用时遇冷收缩,主翅片间存在拉应力,存在翅片变形、扭曲现象,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以上弊端和不足,提供一种旋流式换热翅片管。
旋流式换热翅片管,由换热管及一端与之固接的翅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旋流式换热翅片管通过吸收环境(如空气)中的热量对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加热使其实现从液态转换为气态。采用全新的弧形换热片结构,结霜后更易除霜、连接后遇冷不易变形;还可与小翅片和气流导向片组合使用,单位气化面积成倍增加;极大地减小了由换热翅片管构成的大流量空温式气化器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卡角;2-翅片A;3-小翅片;4-翅片B;5-换热管;6-气流导向片;7-翅片C。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旋流式换热翅片管,由起输送流体、换热和连接支撑作用的换热管5及一端与之固接的翅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为弧形。
所述的翅片上设有与之垂直固接的小翅片3,加大了翅片的换热面积,加快化霜速度。
所述的翅片上的小翅片3交错分布在翅片两侧。
所述的翅片设有1~5片,如翅片A2、翅片B4、翅片C7,起换热、支撑和连接作用。
所述的翅片呈不同的弧形,起和固定件连接的作用。
在换热管5固接翅片的对侧还固接气流导向片6,起气流导向作用,使用时可改变空气的流向,提高空气流速,从而增加换热效率。
所述的高效旋流式换热翅片管采用铝型材一次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积极效果
(1)组合使用时,单位换热面积比普通换热翅片管成倍提高,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2)化霜速度比普通换热翅片管大幅度提高,也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3)停机除霜间隔时间比普通换热翅片管长,减少停机次数,节约运行成本。
(4)大幅度降低了翅片管遇冷收缩导致的应力变形,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5)组合使用时,在同等换热面积条件下,比普通换热翅片管体积减少一半,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6)外观新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霍珀福尔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霍珀福尔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化置热管
- 下一篇:旋流式空温换热管组件